索比光伏网据公开数据统计:2025年以来有13家光伏企业启动、更新上市进程,包括2家光伏设备、2家光伏胶膜、2家电站投资以及逆变器、接线盒等细分领域企业,另有2企终止IPO、2家企业宣布退市、2家企业面临退市风险。
从相关企业的上市路径选择看,有4家赴港交所申请H股上市,2家企业选择赴美上市、2家企业选择创业板上市。
具体来看,年初至今,已有首航新能、泽润新能、斯凯蒙太阳能3家企业成功挂牌上市,也有华耀光电、原轼新型2家企业因战略调整终止IPO进程,以及东旭蓝天、嘉寓股份同日宣布退市,折射出资本对技术含金量与成长确定性的双重考量。
各企业IPO进程见下:

3企领衔上市
2025年,有3家光伏企业领衔上市。4月2日,逆变器企业首航新能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公司此次IPO每股发行价格为11.80元,发行股数4123.7114万股,募集资金总额48659.79万元。
2月1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江苏泽润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并同意其股票在创业板上市。这一决定标志着泽润新能即将迈入资本市场,开启新的发展阶段。
招股书显示,泽润新能本次拟募集资金72,000万元,募集资金将分别用于公司光伏组件通用及智能接线盒扩产项目、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源电池盒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3月4日,控股宁波斯凯蒙太阳能有限公司的斯凯蒙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股票代码:PN)正式登陆纳斯达克资本市场。据悉,公司此次IPO共发行200万股普通股,发行价为每股4.00美元,募集资金总额800万美元。募资净额将按比例分配中30%用于拓展产品线及服务,30%投入研发,剩余资金分别用于营销、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事务。
8企推动上市进程
在全球碳中和目标加速推进背景下,借力资本实现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正成为光伏企业抢占市场制高点的核心战略。
其中,晶澳科技计划H股上市的消息备受业内关注。
2月21日,晶澳科技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推动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加快市场、供应链、研发三位一体的全球化建设,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提高公司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公司计划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
晶澳科技的香港上市计划,传递了光伏企业正通过资本市场加速全球布局的信号。
其中,两家光伏设备企业江松科技、先导智能先后提交上市申请资料。1月7日,无锡江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苏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国投证券。
2月25日,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递交了公开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此次H股发行是先导智能继终止GDR计划后,再次向港股市场迈进的重要一步。市场普遍认为,这将为公司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还有两家光伏胶膜企业斯威克、新子光电也先后提交上市申请资料。1月11日,斯威克科正式对外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拟申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此次上市辅导由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保荐机构。据公告显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已于2023年3月3日对斯威克进行了辅导备案登记。受光伏行业整体波动的影响,斯威克在2024年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行业竞争格局日益激烈,需在技术、资金、成本等各方面不断扩大优势。针对这一问题,斯威克正在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努力拓宽销售渠道,优化产品结构,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新的发展思路。
3月19日,杭州新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公司拟以每股4-6美元的价格发行150万股股票,计划筹资至多800万美元。按照拟议定价区间的中点计算,市值将达到8300万美元。公司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XZ,里维尔证券是这笔交易的唯一簿记行。
两家电站投资企业三一重工、华电新能也正积极推动上市进程,2月18日,三一重工称目前正在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事项,本次H股上市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3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显示,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提交首次公开发行(IPO)注册申请。此次IPO由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和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保荐,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审计机构,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据悉,华电新能本次IPO计划募集资金约180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建设与扩展。华电新能专注于新能源项目的开发、投资和运营,其主营业务涵盖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致力于为社会提供绿色、清洁的电力产品。
此外,4月14日,钧达股份港股上市申请招股书因递交满6个月未获进展正式失效。这是该公司继2024年8月首次招股书失效后,第二次申请港股上市暂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但在4月15日晚,据港交所官网显示,钧达股份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华泰国际、招银国际及德意志银行担任联席保荐人,这将是该公司第三次冲击港股上市,若成功登陆港股,公司将成为首家“A+H”双平台上市的专业光伏电池制造商。
2企终止上市,2企退市2企面临退市风险!
面对资本市场的强大压力,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状况以及光伏产业未来竞争白热化的发展趋势,一些企业只能无奈终止IPO计划,甚至还有企业走到了退市的边缘。

1月10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宣布终止南通天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行上市审核。据悉,此次终止的原因系发行人天盛股份主动申请撤回上市申请文件。
回溯至2023年11月,天盛股份在综合考虑自身业务状况及未来发展战略后,决定调整上市策略,将由创业板转向北交所申报上市。同年12月26日,天盛股份的IPO申请正式获得北交所受理,并在随后的审核进程中完成了两轮问询答复。本次IPO,天盛股份原计划募资2.1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高性能太阳能电池导电浆料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2月7日,江苏美科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动要求撤回注册申请文件,证监会决定终止其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注册程序。
梳理美科股份的上市进程,2022 年 6 月 7 日,深交所受理其 IPO 申请;7 月 5 日进入问询阶段;12 月 12 日举行上市委会议;2023 年 11 月 10 日提交注册;2025 年 1 月 8 日,深交所终止其注册,当日注册结果出炉,最终终止注册流程,但在 2022 年 12 月 12 日,其上市委会议上其曾获通过。
此外,还有两家光伏企业在同日宣布退市。3月31日,*ST旭蓝发布公告,公司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公司部函[2025]第188号)。告知书指出:“你公司股票在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通过本所交易系统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本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 年修订)》第 9.2.1 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本所拟决定终止你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3月31日,*ST嘉寓发布公告,截至今日收盘,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均低于1元, 已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第10.2.1条规定的终止上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公司股票将自2025年4月1日(星期二)开市起停牌。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而被深圳证券交易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的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据悉,除了*ST旭蓝和*ST嘉寓,还有两家光伏企业面临退市风险。1月20日,ST聆达发布公告,预计2024年度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2024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第10.3.1条规定,公司在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后,股票可能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
1月21日,海源复材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数,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这一业绩预测远低于市场预期,使得投资者信心受挫,纷纷抛售股票,导致股价连续大幅下跌。
海源复材表示,结合公司2024年度业绩预告情况,根据相关规定,在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后,公司股票交易将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这意味着,如果海源复材无法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改善业绩,其股票将面临被退市的风险。
责任编辑:肖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