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正纵横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在线联系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

电话:010-63307508

邮箱:jzzh@jzoilgas.com

扫一扫关注“金正能源”公众号
我要咨询

请填写以下需求,我们将为您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

申请试用

请填写以下表单,我们将尽快为您提供试用服务

如果您想登录平台,进行为期14天的全功能试用,请您填写左侧表格内容并提交至邮箱, 我们将在2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并告知您登陆账户及密码,如有需要, 我们可安排人员去您工作单位进行线下培训交流。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

电话:010-63307508

邮箱:jzzh@jzoilgas.com

扫一扫关注“金正能源”公众号

编者按:4月8日,国际油价下跌至多年低点。随后,受美国对伊朗施压升级、欧佩克+成员国递交最新补偿性减产计划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又呈现出回升趋势。然而,结合多家机构观点来看,受供需失衡、能源转型及关税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油价依然呈现出高波动、低中枢的特征,石油市场不确定性仍然很高。在这种不确定性之下,油价上行空间如何?能否迎来趋势性反弹?油价波动对能源企业会产生哪些影响?企业又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本版将就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布伦特油价反弹至近68美元/桶

国际油价趋势性反转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4月初,贸易争端引发油市震荡,布伦特油价盘中一度跌破60美元/桶。但国际油价并没有一蹶不振,近期逐渐企稳,反弹趋势明显。4月17日,布伦特油价回升至67.96美元/桶,WTI油价回升至64.68美元/桶。这一反弹受到美国对伊朗施压升级、欧佩克+成员国递交最新补偿性减产计划的支撑。但关税政策后续影响尚不确定,油价复苏条件依然脆弱。后续市场能否真正迎来趋势性反转,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关税引发国际油市动荡 供需两端受到巨大冲击

在经历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后,4月初,国际石油市场因一系列贸易关税政策的发布而陷入动荡。由于贸易紧张局势急剧升级,以及欧佩克+宣布5月进一步增加供应,国际原油价格跌至4年来的最低水平,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盘中一度跌至60美元/桶以下。

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背后是贸易紧张局势对全球经济的巨大冲击,进而拖累全球石油需求。鉴于关税风险不断升级,4月16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将2025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从3%下调至-0.2%。与此同时,国际机构纷纷下调全球石油需求预期。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月报将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较上月预期下调30万桶/日,至73万桶/日。欧佩克目前预计,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130万桶/日,较之前的预测下调15万桶/日。

贸易争端对国际油价的短期影响已经显现,其长期影响也不容小觑。高盛4月初以来3次下调了对国际油价的预期。目前,该机构预计,今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平均价格为63美元/桶,明年为58美元/桶;今年WTI原油期货平均价格为59美元/桶,明年将降至55美元/桶。高盛表示,如果美国政府大幅扭转关税政策,并向市场发出令人安心的信息,油价可能会超过我们的预测。

贸易争端不仅重挫石油需求,也将对石油供应产生明显影响。由于新的关税政策,美国和委内瑞拉的产量将低于预期。在这种情况下,IEA预计,今年全球石油供应将增加120万桶/日,比上月预期低26万桶/日。具体而言,油价大幅下跌将令美国页岩油行业陷入困境。根据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最新的能源调查报告,在65美元/桶的油价下,新钻的轻质致密油井才能盈利。新的关税也可能使购买钢材和设备的成本上升,从而进一步抑制钻采活动。

国际油价重挫后企稳反弹 继续上行空间有限

4月8日,国际油价下跌至多年低点。此后一段时间处于窄幅震荡走势,近几日迎来了连续的反弹。截至4月17日,布伦特油价回升至67.96美元/桶,WTI油价回升至64.68美元/桶。

近期国际油价企稳反弹,主要受到美国对伊朗施压升级、欧佩克+成员国递交最新补偿性减产计划、美元走弱(这降低了原油的购买成本)和空头回补等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

首先,伊朗的产量将受到美国加大制裁力度的限制。特朗普政府此前表示,将对伊朗进行极限施压,力图将伊朗原油出口降至零。瑞银集团石油分析师乔凡尼·斯汤诺沃(Giovanni Staunovo)表示,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公布的新制裁措施和美国财政部对这一问题的强硬表态在日益提高对供应的担忧,并给油价带来支撑。

其次,欧佩克成员国显现遵守配额的积极态度,助长了市场的看涨情绪。4月16日,欧佩克秘书处表示收到了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和阿曼提出的新弥补计划。这些国家将进一步削减石油产量,以补偿此前超出配额的产量。在新计划下,俄罗斯应在2025年4月至9月每日补偿减产69.1万桶。伊拉克和哈萨克斯坦应在2026年6月底前每日分别补偿减产193.4万桶和129.9万桶。该补偿计划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欧佩克+计划在5月的增产(41.1万桶/日),从而为石油市场提供额外支撑。

尽管近期国际石油市场反弹较为明显,但后续能否真正迎来趋势性反转,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后期需求前景预期和欧佩克+补偿性减产是否严格执行将影响油价能否持续上行。总体而言,贸易争端在短期内解决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油价继续上行空间有限。

石油市场仍然充满变数 行业前景蒙上阴影

在持续的关税紧张局势下,油价复苏依然脆弱。由于油价下跌威胁到预算和金融稳定,安哥拉、尼日利亚和沙特阿拉伯等石油出口国面临压力。未来的油价取决于关税冲突结束的速度——快速解决对出口商有利,而拖延则有导致经济衰退和赤字上升的风险。高盛分析师表示,如果油价持续下跌,沙特预算赤字将飙升至750亿美元。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国际石油市场仍然充满变数。IEA表示,由于谈判和应对措施仍在进行中,形势充满变数,重大风险依然存在。预计在未来90天的关税暂缓期及之后将进行艰难的贸易谈判,石油市场将经历一段坎坷的时期,我们对今年和明年的预测仍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未来石油生产如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油价变化的影响。投资管理机构Gabelli Funds分析师Simon Wong表示:“未来一两个季度的情况仍然需要观测。如果WTI油价跌破60美元/桶并迅速反弹,我预计油气生产不会出现剧烈变化。但是,如果WTI油价跌破60美元/桶并连续两个季度维持在该水平,预计美国勘探生产商将开始降低资本支出并推迟生产。美国石油产量仍可能在60美元/桶左右的油价下增长,在58—60美元/桶左右的油价下保持平稳,但在低于55美元/桶时将开始下降。”

一些机构和分析师对后续国际油价走向充满乐观态度。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表示,由于夏季北半球需求预期增长,美国制裁和关税政策可能造成部分供应中断,70美元/桶以下的油价不会持续太久。近期的油价反弹也在印证这一观点。很可能国际油价已经完全消化了关税的影响,4月8日已触底,后续出现大跌的可能性不大,国际油价进一步反弹至70美元/桶以上的可能性较大。(记者 李小松)

能源公司转向低成本高回报项目 低碳转型侧重传统技术协同领域

在月初油价下挫后,4月16日,欧佩克发布最新补偿性减产计划,沙特、俄罗斯、伊拉克等7个欧佩克+成员国将在5月总共减产37.8万桶/日,国际油价迎来回升。总体看,受供需失衡、能源转型及关税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呈现出高波动、低中枢的特征。高盛团队4月14日的一份报告预测,布伦特原油在2025年剩余时间内的平均价格将为63美元/桶。

在油价波动下,安哥拉、尼日利亚等产油国已初现债务问题,国际能源公司也面临收入缩水、成本压力增大等多重挑战。油价中枢下行直接冲击石油公司收入,利润与现金流承压。有报道显示,若布伦特油价从80美元/桶降至70美元/桶,埃克森美孚等公司的上游板块利润可能缩水15%至20%。根据达拉斯联储能源调查,美国公司的高管认为,今年,他们平均需要在65美元/桶的油价下才能从新钻井中获利。为应对油价波动,能源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整体来看,主要呈现以下三方面的趋势。

首先,原油价格的波动使投资者对能源项目的投资变得更加谨慎,能源公司普遍转向低成本、高回报项目。为控制经营风险,国际油公司或将转向成本更低的项目,优化现有资产而非风险投资,以确保现金流。雪佛龙则于2024年底宣布2025年削减全球资本支出20亿美元。睿咨得能源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计划开采的100口ILX井(基础设施主导勘探井,特点为利用现有油气资产)中,东南亚(印尼、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占比最高,西欧(挪威)和北美(墨西哥湾深水区)紧随其后。

4月10日,美国内政部网站发布的一份声明称,墨西哥湾深水区储量较2021年增长22.6%,剩余可采储量达70.4亿桶油当量,持续成为投资热点。4月14日,bp和雪佛龙在墨西哥湾深水区的Far South勘探区发现石油,进一步支撑了该热点区域的储量。随着转向上游油气业务,欧洲石油公司(如bp、壳牌)则加速向非洲、地中海近海等低成本区域转移。2024年年底,壳牌在尼日利亚的子公司就Bonga North开发项目达成最终投资决定,雪佛龙也已在尼日利亚、安哥拉和赤道几内亚增加了海上勘探区块。自从东地中海于2009年和2010年多次发现天然气后,这一区域近年来已成为勘探热点。埃克森美孚、雪佛龙、bp、壳牌和埃尼等国际能源公司都在该地区拥有业务。

其次,能源公司通过完善产业链布局扩大其行业主动权,通过数字化转型降低经营成本,通过金融工具控制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作为全球领先的LNG供应商,壳牌把LNG作为其核心业务,通过与美国、卡塔尔锁定长期协定强化其核心供应能力,同时积极拓展印度、东亚、东南亚等市场,以及收购兰亭能源等关键资产,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LNG竞争优势。通过其遍布全球的成熟LNG网络,壳牌通过大量销售合同和承购协议在价格波动中建立起行业主动权。

同时,国际油公司通过与科技公司合作,加速油气勘探与生产的数字化进程。2021年,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与斯伦贝谢(Schlumberger)合作,旨在优化油田开发规划与生产绩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数据利用效率,缩短决策周期。其LiveFDP计划在马来西亚成功实施,快速生成多场景开发方案,显著提升了资源优化能力。2024年11月,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宣布授标Jereh石油和天然气工程公司井场数字化改造EPC项目,用于对其陆上Bab等油田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升级。数字化转型不仅提高了运营效率,还通过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降低勘探风险,提高投资回报率。

期货对冲、股票回购等金融工具也发挥着重要的抗风险作用。期货对冲作为石油企业最常用的工具,在油价剧烈波动时期,通过减少利润波动,增强财务报表的可预测性,从而降低融资成本,支撑债务评级。在埃克森美孚,股票回购计划是其金融工具的核心组成部分。回购行为不仅直接提升每股收益,还向市场传递现金流充裕、股价被低估的信号,尤其在今年4月多家投行下调目标股价的背景下,回购成为稳定市场信心的重要工具。上周,美国银行与Scotiabank分别将埃克森美孚目标股价下调至114美元和115美元,主要基于对油气需求长期下降、低碳转型滞后及资本支出回报周期延长的担忧。然而,部分机构仍看好其短期现金流能力,认为高股息与回购计划在低利率环境下具有吸引力。为支持资本支出与回购计划,埃克森美孚适度扩大债务规模,截至2024年底,其净债务与资本比率维持在20%以下,低于壳牌、bp等欧洲同行,显示出较强的财务稳健性。同时,国际能源公司也积极开发大数据模型、创新金融工具以应对全球能源市场的结构性变革。

第三,在能源转型方面,国际能源公司逐渐收缩风电等低回报的新能源业务,更聚焦与其传统技术协同的领域,如氢能、CCS,寻求依托现有基础设施布局低碳能源。去年以来,bp出售其美国陆上风电投资组合,并通过与日本最大电力公司JERA成立新合资企业出售其大部分全球海上风电业务。壳牌、挪威国家能源公司(Equinor)也都削减了其在可再生能源(尤其是海上风电)领域的发展计划。埃克森美孚则专注于碳捕集与封存(CCS)、氢能等与其传统技术协同的领域,通过资本自律确保高回报。油气公司还将进一步深化与新能源企业的合作,如海上风电与油气平台整合以及通过天然气管道改造布局氢能。

2024年被埃克森美孚称为“CCS业务突破之年”,通过收购Denbury Resources,埃克森美孚整合了美国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网络,并完成了得克萨斯州首个二氧化碳注入井的建设,预计2025年实现密西西比州氨厂的管道连接,年捕集量达220万吨。目前,埃克森美孚已拥有美国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系统,并计划到2040年成为全球CCS市场的技术领导者。壳牌则通过收购欧洲最大生物甲烷(RNG)生产商Nature Energy,计划将生物甲烷无缝接入现有天然气网络,助力航运、重工业等领域减排。同时,壳牌还提出将现有LNG基础设施改造为绿氢进口通道,长期支持深度脱碳。

在氢能方面,整体来看,国际能源公司的发展路径呈现较大差异。埃克森美孚等美国能源公司重视通过CCS技术整合产业链,重点布局氢能与氨的耦合应用。bp、道达尔等欧洲能源公司由于此前侧重于绿氢,而绿氢成本相对灰氢缺少优势,加之其在风电领域的回撤,其氢能业务目前主要集中于炼油厂领域。

无论是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还是通过能源多元化分散风险,石油公司需在短期盈利与长期可持续性发展之间寻求平衡,企业的韧性、灵活性与前瞻性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特别是如何能在油价波动中,通过能源布局建立起行业主动权和话语权,值得进一步关注。(记者 韩朔)

相关链接》》》

70美元的WTI油价也只能支撑适度增长

油价下跌或将限制美国页岩油气增长潜力

4月初以来,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油价波动给美国页岩油气运营商同样带来很大影响。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预计,至少在今年6月之前,美国本土48州陆上产量将低于2023年11月创下的1137万桶/天的历史最高产量。如果油价低迷持续,或将迫使运营商减少钻井活动。

对美国生产商来说,稳定的回报是首要考虑因素。石油市场投资者减少,且投资者更加专注于控制支出和适度增长,导致再投资率下降。如果关税战略导致经济衰退,进而导致石油需求低迷,那么行业投资将在未来几个季度受到考验。

尽管目前大多数钻井的盈亏平衡价格在每桶50美元之间,但据睿咨得估计,致密油勘探和生产需要每桶9美元以上的价格来支付股东回报。睿咨得能源北美石油和天然气研究副总裁Matthew Bernstein表示,生产商认为每桶70美元的WTI也只能支撑适度增长。目前,二叠纪盆地天然气价格仍然疲软,预测显示,2025年,盆地的干气生产几乎没有增长潜力。(来源:睿咨得能源,韩朔整理)

相关新闻
  • 中国石油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纪实

    在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轮南镇附近戈壁滩上的气化南疆天然气管道工程现场,塔里木油田油气运销事业部库尔勒油气储运中心管道队队长张瑶正带领员工,深入开展“深地先锋·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活动。他告诉记者:“我们正在抢抓生产建设黄金季节,争取在安全生产、攻坚克难等方面赛出新成果,展现石油产业工人风采。”

  • 航煤市场竞争加剧 炼化企业如何破局?

    编者按: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深度调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使汽柴油需求增长放缓,而航煤凭借航空运输的刚需属性,成为炼化企业增效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今年一季度,国内航煤需求增速已从两位数回落至5.5%,市场竞争加剧,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等替代能源开始崭露头角。面对这一变局,炼化企业急需调整策略,优化产品结构,抢占市场先机。中国石油报本期《炼化新材料》版围绕炼化企业如何应对航煤市场增速放缓、竞争加剧进行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 全球能源体系迈入电力引领新时代

    当前,全球能源体系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电力革命。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力需求同比激增4.3%,增速达过去十年均值的2倍。国际能源署能源市场和安全总监贞森惠佑指出,这一跃升反映了世界能源系统的根本性转变。清洁电力正从补充性能源升级为增长主力。国际能源智库Ember发布的《2025年全球电力评论》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清洁电力占比达40.9%。随着电动汽车规模化应用、绿氢制备产业化及人工智能(AI)算力集群的爆发式增长,电力系统的低碳化转型将成为全球能源深度脱碳的关键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