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正纵横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在线联系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

电话:010-63307508

邮箱:jzzh@jzoilgas.com

扫一扫关注“金正能源”公众号
我要咨询

请填写以下需求,我们将为您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

申请试用

请填写以下表单,我们将尽快为您提供试用服务

如果您想登录平台,进行为期14天的全功能试用,请您填写左侧表格内容并提交至邮箱, 我们将在2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并告知您登陆账户及密码,如有需要, 我们可安排人员去您工作单位进行线下培训交流。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

电话:010-63307508

邮箱:jzzh@jzoilgas.com

扫一扫关注“金正能源”公众号

积极拥抱人工智能 推动转型融合发展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变革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国资委“AI赋能、产业焕新”专题会议部署要求,积极探索能源与化工行业大模型建设与应用的有效路径,推动人工智能和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提高政治站位 深刻认识中央企业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要加快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应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我们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李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国资央企将人工智能作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技术之一,加快布局和发展智能产业。

中国石油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能源与化工公司之一,必须深度拥抱人工智能,积极抢占创新发展新赛道,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模型普及、数据流通和生态繁荣,加速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打造规模化应用生态,把数据优势、场景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努力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贡献石油力量。

强化顶层设计 不断完善智能化发展的思路方向

中国石油党组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深刻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势,将“数智石油”纳入公司战略体系,确立并大力实施信息化补强、数字化赋能、智能化发展“三大工程”。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集团网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流程优化、管理变革,加强对网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组建数智研究院及人工智能工作专班,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着力培育专业化人才队伍,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夯实发展基础底座。加强与中国移动、华为、科大讯飞等头部企业强强联合,深化务实合作。二是突出战略引领。将数智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数智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作为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五个重大专项之一,将工业软件国产化作为数智石油科技创新重点工程。三是明晰建设路径。围绕“业务发展、管理变革、技术赋能”三大主线,坚持“价值导向、战略引领、创新驱动、平台支撑”总体原则,制定发布“数智中国石油”总体规划,将昆仑大模型建设与应用作为智能化发展工程的核心任务。研究提出行业大模型四层架构设计理念,形成“1+4+N”架构体系,明确行业大模型、应用场景、数据集、AI中台、算力中心等五大目标任务。

加快迭代升级 能源化工行业大模型建设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

中国石油坚持“深沉厚重、大气谦和”的总体要求,找准人工智能与行业发展的结合点,在通用大模型基础上,研发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成为我国能源化工领域首个通过国家备案的行业大模型。

一是高水平训练行业大模型。训练形成700亿参数语言、3亿参数视觉、160亿参数多模态的行业大模型;构建我国勘探全领域大模型,促进了地震处理、地震解释、测井处理解释精度大幅提升。二是高质量构建能源化工行业数据集。形成行业、专业、场景三级数据管理与安全体系,数据集规模超过280TB,高质量精标问答对数量超过70万对。三是高水准管理异构大模型。创新研发融合多家训练推理工具链的AI中台,实现三家合作伙伴商业大模型在一个中台的统一纳管,算力、模型、服务的统一管理和协同调度能力不断增强。四是高效率搭建弹性智算算力环境。以租建结合方式构建国产化算力体系,按需提供算力服务,有序开展大模型训练,高峰时算力应用规模达到1000P。五是高起点研究企业大模型建设方法。形成“三阶十步”建设方法体系,牵头编制石油行业大模型评测标准,客观评估大模型的通用、安全、行业问答理解与生成能力。

拓展应用场景 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石油聚焦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战略支持产业链以及资本金融、装备制造等领域,围绕“突出主业、体现价值、知识密集、语料丰富、技术可行”五个方面,统筹开展创新突破、示范推广、规模应用,目前研发形成能源化工行业代表性场景43个。

在油气勘探领域,地震正反演全过程求解效率提高10倍,解释效率提高9倍,储层流体性质识别准确率大幅提升;在炼油化工领域,常减压等装置外操人员劳动强度降低50%,丁腈橡胶质检效率提升20%;在装备制造领域,输送管焊缝缺陷识别效率提升40%,石油管材及装备失效影像检测诊断效率提升80%;行业问答、客户服务、员工助手等普适应用全面推广,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把握战略机遇,努力在培育未来产业的具体实践中走在前列

中国石油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务院国资委“AI+”专项行动部署,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推动公司转型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力攻坚行业大模型。强化业务驱动、科技引领、系统布局、开放共享的理念,充分发挥人工智能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及合作伙伴的作用,建立健全协同研发、场景落地、成果转化等攻坚机制,完善智能化发展工程推动机制。统筹做好各层级大模型迭代升级,持续提升模型的复杂推理、多模态理解生成、科学计算等能力,努力打造参数规模更大、泛化能力更强的行业大模型。二是着力构建高质量行业数据集。正确处理数据数量和数据质量的关系,研究制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标准,建立数据贡献考核机制,切实提高训练数据质量,推进行业数据规模化、常态化供给,夯实大模型发展基础。三是着力建设战略性高价值场景。全面落实国务院国资委“AI+”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坚持以场景建设为牵引,深入开展能源化工行业原创性、颠覆性、引领性创新成果研究,大力推进语言、视觉、多模态、科学计算等大模型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市场营销、装备制造等领域更多场景应用,努力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四是着力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智发展生态。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通过昆仑大模型建设,培育一批贯通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能源化工行业应用的复合型高端人才,打造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快形成人工智能持续创新能力。健全“揭榜挂帅”“赛马制”等项目管理机制,举办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加强全员培训,最大程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相关新闻
  • 《求是》杂志刊发中国石油党组署名文章《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

    编者按:《求是》杂志2025年第9期刊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署名文章《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该文展现了中国石油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增强国内供给能力,把保障能源安全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保障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强化能源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企业等方面的实践和成果。

  • 中国石油集团党组召开会议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高屾)5月6日,集团公司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和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毕节市黔西市游船倾覆事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重要文章精神和给新疆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重要回信精神。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主持。

  • 中国石油启动国内首条输碳“高速公路”项目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刘晓娣 王珊珊)4月28日,在广袤的松嫩平原上,机车轰鸣,焊花点点,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一期)破土动工,标志着中国石油正式启动国内首条输碳“高速公路”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