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正纵横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在线联系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

电话:010-63307508

邮箱:jzzh@jzoilgas.com

扫一扫关注“金正能源”公众号
我要咨询

请填写以下需求,我们将为您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

申请试用

请填写以下表单,我们将尽快为您提供试用服务

如果您想登录平台,进行为期14天的全功能试用,请您填写左侧表格内容并提交至邮箱, 我们将在2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并告知您登陆账户及密码,如有需要, 我们可安排人员去您工作单位进行线下培训交流。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

电话:010-63307508

邮箱:jzzh@jzoilgas.com

扫一扫关注“金正能源”公众号

编者按

祁连山下,石油河畔,河西走廊之西端。

这里,是玉门。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它承载着我国工业文明的辉煌与阵痛,也缔造着资源型城市“向新而生”的裂变传奇。走进玉门老市区,石油井架与光伏板隔空对话,废旧的居民楼和崭新的生活超市悄然同框,红绿灯熄灭又亮起暗含着时代隐喻,这里正书写着从“一油独大”到“多元共生”的转型史诗。玉门,这座仿佛被时空折叠的老工业城市,就像一本被反复翻阅的史书,不同的时代在这本书上作了不同的批注,在最新的批注里,写着“复苏与新生”。

4月23日,由中国石油融媒体中心、石油工业出版社和玉门油田联合组织的“石油工业遗产探访”活动走进这里,见证“折叠”的玉门。

玉门老市区有两条主干路,一条是单马路,一条是双马路。沿着这两条路“生长”的店铺和居民,是玉门老市区“记忆走廊”的主要载体。

春日暖阳下,玉门老市区四台路上的白杨新芽随风轻摆。59岁的公交车司机王成军,正驾驶着1路新能源公交车驶过解放门。这条2023年才开通的贯穿老君庙与玉门南站的公交线路,沿途10个站点,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

沉寂|繁华褪去的艰难时光

“十几年前街上空荡荡,走路都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心里发慌。我从小在这里长大,不愿意离开。”仍居住在玉门老市区的尚先生回忆起曾经的玉门,满怀感慨。

1939年,玉门油田老一井喷出工业油流。这个西北边陲之地从此沸腾,几年时间一座石油城在荒凉的戈壁上拔地而起。1957年,玉门建成新中国首个石油工业基地——玉门油田,当年原油产量超过7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7%以上,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1956年,街道上车水马龙,商铺一家接着一家,吆喝声、欢笑声此起彼伏。下班后,大家纷纷前往职工夜校学习语文、数学等知识。蔬菜部门口常常排起长队,篮球场和排球场上,年轻人尽情奔跑。傍晚,从北坪小学放学的孩子们撒欢地跑过柏油路。7点整,灯光球场准时响起交谊舞音乐,穿着胶鞋的老少随着节奏翩翩起舞……

这是烙在90岁的玉门炼油化工总厂退休职工张纯嘏脑海中的记忆。时隔近70年后,那些生动的画面依然清晰如昨。

直至上世纪90年代末。彼时,玉门油田的石油资源逐年递减,玉门油田的发展进入艰难阶段。2005年,玉门油田的总部和生活区正式迁至酒泉市肃州区,老市区人去楼空,仿佛被尘封在了时代的角落里。

“我们花了整整一个月打包行李,搬迁卡车从玉门老市区出发时,五斗橱用棉被裹着,缝纫机绑着麻绳,床板摞成小山。”玉门油田退休职工王玉莲回忆起搬迁时的场景,神情难掩落寞。那看不到尽头的搬迁车队,仿佛是夹在玉门这本史书上的一页书签,提示着一个“章节”的结束。

人少了,城空了,街道静了,这座曾经机器轰鸣的工业城,陷入了沉寂。

生机|北坪集市又热闹起来了

废弃的居民楼、80年代的百货商场、大门紧锁的老厂区……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滞。

而解放门不远处的新小区“玉润花园”,以及3公里外的化工园区里成排的车辆,又仿佛在告诉人们,这里正在加速追赶。

时空在这里折叠,城市的褶皱里藏着火热的历史,更孕育着盎然的生机。

曾经人声鼎沸、有着玉门老市区“王府井”之称的北坪集市,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又一次迎来了属于它的热闹。在街道两旁商贩的叫卖声中,在拉条子瓷盘的碰撞声里,玉门新的一页正悄然翻开。

近年来,玉门油田加快绿色转型,发力建设新能源项目。玉门市也在抢抓东部地区化工产业梯度转移和“双碳”目标的机遇,及时调整发展思路,积极招商引资,让老市区装上了发展的新引擎,产业集聚再次吸引大量产业工人。

在玉门油田逸宁300兆瓦光伏电站,成片的光伏板在戈壁滩上铺展为一望无际的“蓝色海洋”。截至目前,玉门油田绿电总发电量超过15亿千瓦时,可满足6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在崭新的玉门油田水电厂新能源建设项目部办公室里,刚刚研究生毕业的陈浩正专注地整理数据。这位甘肃学子放弃外地企业抛出的高薪橄榄枝,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成为玉门新能源建设队伍中的一员。“在‘双碳’战略下,玉门油田正构建‘油气并举,多能驱动’的新格局。我将竭尽所能,为家乡的发展作出贡献。”陈浩眼神坚定地说道。

乘着政策东风,甘肃普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这片热土上深深扎根。2019年,甘肃普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玉门新市区搬迁到这里。企业依托玉门老市区完备的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借助玉门油田提供的水源、蒸汽等生产资料,销售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公司行政经理郭立刚指着崭新的生产线介绍:“2024年,我司入选第八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油城拌面王”小吃店坐落在北坪集市的正中央,老板淳水军守望了老市区20年。中午时分,不到20平方米的小店里,食客络绎不绝。淳水军告诉记者:“最近务工的人多了不少,店里加了一些座位,还经常坐不下。”

生机还体现在这个城市的“色彩”上。在炼油广场,宝石花物业员工杨军正带领团队栽种矮牵牛花。杨军表示,今年春天计划栽种2万株。在老君庙东山石油摇篮碳汇林,他指着规划图介绍,2023年一期已种植1.4万棵,今年二期将完成1.8万棵种植任务。

漫步老市区,双向四车道的马路上车流不息。玉门市第二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的杨志东正在督导四台路旧房改造项目:“64户居民的上下水、暖气、电路都要更新,外立面还要做保温。”看着脚手架间忙碌的工人,他感叹:“两年没来,差点认不出来了。”

中国移动甘肃玉门分公司的刘乐也迎来了越来越忙碌的生活:“从2020年起,新安装宽带的用户数量开始显著增加;从2022年起,企业专线用户数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房价从另一个角度标注了玉门的“新页码”。“玉门的房价最低的时候是2010年左右,那个时候几千元就可以买一套房子。现在均价差不多2000元一平方米。”当地居民告诉记者。

据公开数据显示,玉门老市区市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18年的1家发展到2024年底的20家,工业总产值达23.22亿元。常住人口也由大搬迁后的8000余人增长到1.6万余人,翻了一番。

样本|玉门的生存启示录

“玉门人骨子里有股犟劲,正如这座城市也憋着一股劲。这里曾是铁人王进喜奋斗过的地方,铁人精神一直在。”玉门油田老君庙采油厂员工李寅说。

作为较早一批资源型城市,面对未来的发展,玉门跳出了“生与死”的二元选择,它用“折叠”的逻辑,提供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玉门样本”:既有传统的油田,也有崭新的新能源“试验田”;既有传统重工业的活化石,也有新时代数字经济的“实验室”。

玉门没有简单地用新能源替代“旧石油”,而是让不同时代的生产力共生互哺。在这里,1939年老君庙一号井的采油设备变成“历史博物馆”。同时,老君庙油田地下3000多米处仍进行着二氧化碳驱油试验。

文化,也赋予了玉门老市区另一种生命力。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年轮”,玉门石油工业遗址的价值逐渐被发现并激活。地窝子、老君庙油矿一号井旧址、玉门炼油厂遗址、铁人窑洞等石油遗址成为文旅IP,那段艰苦创业的历史被转化为一堂堂研学课程。如今,这些极具时代意义的“符号”,已成为游客争相参观的热门“打卡地”。

凭借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玉门油田作为全国工业文化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及全国十大“工业旅游创新之星”,积极推动工业遗产价值的普及与传播。近3年,油田已累计接待旅游研学人员30多万人次。

“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的故事里,正在添加越来越多的“国际IP”。海外,400多名玉门油田员工坚守在西非、中亚大地上;国内,玉门油田依托实训基地及相关生产场站,打造“铁人工坊”,首次为外籍员工颁发“中国石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里正在续写新时代的故事。

在极端的环境中诞生,在奉献的使命中发展,在时代的拐角处探寻新生。“折叠”的玉门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依然澎湃着赤诚火热的力量。

夜幕降临,北坪市集灯火通明。花店老板付秀红整理着十几种绿植,最贵的幸福树标价130元。“老街坊们现在都爱买花,春天来了嘛。”她笑着说。

红绿灯在付老板的花店百米外的路口亮起,公交车跑起来了,付秀红卖出了她2025年的第一盆幸福树。(记者 马莹莹 宋清海 徐媛 周蕊 许盛洁)

玉门油田工业遗址介绍

西河坝窑洞遗址

西河坝窑洞,地处石油河西岸,与老君庙隔河相望,是旧中国玉门石油工人曾居住过的地方,也是玉门油田艰难创业初期的历史见证。经考证,铁人王进喜和他的工友们曾住在10号和11号窑洞。西河坝窑洞见证了玉门油田艰难创业的历程,窑洞残破,遗迹可敬;创业精神,青史永存。

玉门炼油厂遗址

老君庙1号井出油后,油矿着手筹建炼油厂,购置了一个70加仑的蒸馏锅,在老君庙前面石油河床半腰的地方炼油。当时给这个炼炉起名为“间隙式炼炉”,又叫“茶壶嘴炼油”,炼制出的汽油、煤油、柴油和蜡油4种产品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油城公园

油城公园位于玉门老市区中部,是20世纪50年代玉门市开辟的最早绿地。西侧建有孙建初纪念碑,此碑是为了纪念中国石油工业的先驱、著名地质学家孙建初。东侧塑有铁人王进喜铜像一座,是玉门人发扬玉门风格、弘扬铁人精神、建设美好玉门的精神寄托。

老君庙四号井遗址

老君庙油田四号井,1939年由孙建初设计。是玉门油田第一口L层高产自喷井,日喷油量最高达1000吨,后因井喷失控着火,于1942年1月填井报废。四号井在发现老君庙油田L层这一主力油层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使石油人对井喷的危害有了直接的了解,也为认识和制止井喷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老君庙

老君庙面对祁连山、俯瞰石油河,景色奇特。1938年12月,严爽、孙建初、靳锡庚等一行人在这里安营,勘探石油。1982年,庙内厢房被开辟为展览室。东厢房作为主要展览室,主要通过图文形式展示老君庙油田开发建设的辉煌历史等内容;西厢房作为陈列室,挂放余秋里、孙越崎、康世恩等老一辈石油工业领导人为老君庙油田的题词。

老一井

1939年3月13日,玉门油田老一井开掘,它是玉门油田的第一口油井。当时,按照孙建初勘测的井位,在老君庙附近人工挖掘。当时,正值国共第二次合作,周恩来同意调用延长油矿钻机。5月,顿钻抵达玉门继续钻井,8月11日,老一井钻至115.51米时发现日产10吨左右的油层。老一井的出油拉开了玉门油田开发的序幕,翻开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的第一乐章。

他们眼中的玉门

玉门油田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来进和:

今年正值中国石油成立75周年,中国石油成立日是9月25日,这一天正是玉门油矿的解放日。玉门油田创造了中国石油工业史上96个“第一”,其中包括近年来在新能源领域的11项创新成就。

近年来,玉门油田对石油工业遗产积极开展保护性修缮,并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这些遗产是宝贵的历史财富,更是激励当代石油人不断进取的精神源泉。此次探访活动为石油人提供了一个回顾历史、缅怀先辈的交流平台,同时也是大家了解玉门油田新发展的良好契机。

西北销售公司高级专家 关玉明:

作为油二代,我从小在玉门长大,对这片土地怀有深厚的情感,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石油工业遗产是石油精神的重要载体,它见证了新中国石油工业从弱到强的全过程。每一处石油工业遗址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铭刻着石油人奋斗的荣光。这次探访活动是对石油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的一次有益探索,启迪后人、激励来者,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央视财经频道记者 苏童: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玉门,石油工业转型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处处透着浓厚的时代感。作为大众传媒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把这段历史传播给大家,让更多人通过这些工业遗产,触摸到祖国工业建设的脉搏。这次活动意义重大,希望更多人可以来到玉门,亲眼看看中国石油工业的起点。

酒泉市油城一中学生 后芮瑄: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石油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深深体会到了玉门作为中国石油工业摇篮的独特魅力。作为油城一中的学生,我们有责任去积极宣传石油文化,深挖它背后的内涵,并努力将它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让石油文化影响身边的人,并带动他人践行铁人精神,营造一种更加美好积极的社会氛围。(宋清海 徐媛 采访)

游客寄语

老油矿工人罗文金、高小玲夫妻:

故地重游,百感交集。祝玉门油矿再次焕发青春,祝玉门人民生活幸福,世代安康!

教师李明华:

玉门油田培养了无数的石油人才,为国家的解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永远不忘石油河对我们的培育,师生共勉,愿玉门精神代代相传!

玉门油田老党员张建国:

祝玉门油田发展得越来越好,成为全国最美的油田!感谢那些年在艰苦条件下奋斗的前辈们,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外地游客谢江波:

祝玉门人民幸福,祝玉门老市区越来越好。这次访问让我深刻感受到玉门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期待未来有机会再来。

老油矿工人陈建国:

情系油田,愿再展玉门风采。希望新一代能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精神,让玉门的明天更加辉煌。

学生李子涵:

第一次来到玉门,就被这里浓厚的石油文化氛围深深吸引。老一井、石油河这些书本上的名字,如今真实地出现在眼前,让我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先辈们的奋斗精神。作为一名学生,我更加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也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家罗伟:

玉门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愿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故事都能被更多人知晓,每一份记忆都能得到珍藏。(宋清海 徐媛 整理)

相关新闻
  • 国际油价中长期下行压力攀升

    编者按:近日,国际油价走势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关注焦点。“欧佩克+”超预期增产、美国关税打压需求,让国际油价大幅下挫。5月7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至61.12美元/桶,WTI原油期货跌至58.07美元/桶,较年初跌幅分别为约20%和21%。展望未来,市场多空博弈激烈,国际油价走势仍充满诸多变数。本版将为您抽丝剥茧,深入解读国际油价跌宕起伏的原因与影响。

  • 学规立矩树新风

    “要切实抓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项工作,确保学习教育见到实效,用作风建设的新成效为销售业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近日,在销售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暨学习教育读书班上,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后发出郑重承诺。这是中国石油炼化销售和新材料子集团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生动缩影。

  • 理论与实践 | 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并对抓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明确要求。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能推动和引领产业创新,产业创新则能够实现科技创新的价值,二者深度融合、互促共生,对建设和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量。本期邀请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探讨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