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正纵横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在线联系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

电话:010-63307508

邮箱:jzzh@jzoilgas.com

扫一扫关注“金正能源”公众号
我要咨询

请填写以下需求,我们将为您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

申请试用

请填写以下表单,我们将尽快为您提供试用服务

如果您想登录平台,进行为期14天的全功能试用,请您填写左侧表格内容并提交至邮箱, 我们将在2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并告知您登陆账户及密码,如有需要, 我们可安排人员去您工作单位进行线下培训交流。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

电话:010-63307508

邮箱:jzzh@jzoilgas.com

扫一扫关注“金正能源”公众号

郭姝君 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

据新华网报道,当地时间4月2日,中国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在英国伦敦成功簿记发行了60亿元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这是中国财政部在伦敦发行的首笔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国际投资者认购踊跃,投资者类型丰富,地域分布广泛。总申购金额415.8亿元人民币,是发行金额的6.9倍。该笔债券由香港金管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托管,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

今年初,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简称《框架》)。《框架》依据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发布的《中国绿色债券原则(2022年版)》及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发布的《绿色债券原则(2021年版)》制定,明确了绿色主权债券的募集资金用途、项目评估及筛选、募集资金管理和信息披露等核心要素。《框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制度创新迈出关键一步。未来,财政部将以该框架为基础,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支持国内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与美丽中国建设。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2015年9月,我国发布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其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经国务院批准,201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金融业支持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标志着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在金融市场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全面落实和正式启动。

部分发达国家已逐步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当前,以欧盟、英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低碳转型较为领先的经济体已经逐步构建起自身的绿色金融体系,并大力培育绿色金融市场,绿色金融规模持续增长,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上述经济体还从国家层面构建了绿色金融政策法规体系,在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和国际合作深化等领域也进行了有益探索。

强化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完善的绿色金融发展顶层设计有助于更好地服务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部分国家和地区积极出台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指引。例如,欧盟委员会在2018年发布《可持续发展融资行动计划》,明确了欧盟可持续金融发展综合战略和实施路线图,旨在建立绿色金融发展综合体系。英国在2019年发布绿色金融领域的顶层设计文件《英国绿色金融战略》,对金融部门如何推动英国实现2050年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目标提出要求。日本则在2021年发布最新版《绿色增长战略》,明确在海上风电、氨燃料、氢能、核能等14个领域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并明确转型贷款/债券、绿色贷款/债券等多种低碳转型金融工具的功能定位和发行标准。

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通过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绿色金融规模不断扩大。例如,英国逐步推出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碳衍生品等金融产品,目前,英国绿色债券市场已成为全球主要绿色债券发行场所之一,英国各大商业银行基本都提供绿色信贷产品。美国和澳大利亚绿色金融市场同样提供了丰富且具备创新性的绿色金融产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美国绿色信贷产品种类包括商业银行的绿色抵押贷款、绿色商业建筑贷款、新能源汽车贷款、绿色消费贷款等。澳大利亚则通过绿色贷款组合、绿色贷款计划等方式鼓励民众利用绿色贷款安装小型家用可再生能源设施。

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促进绿色金融规范有序发展的重要工具,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都是绿色金融标准制定的参与主体。在绿色金融分类标准方面,欧盟委员会在2021年推出可持续分类标准《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是目前国际广泛适用的绿色金融分类标准。在绿色金融产品界定方面,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发布的《绿色债券原则》和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发布的《气候债券标准》,共同构成绿色债券的国际主流标准框架。此外,欧盟在2023年批准了发行绿色债券的公司标准,以帮助投资者选择可持续发展公司,欧洲议会将其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欧洲绿色债券”标签的自愿性标准。

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持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浪潮中,绿色金融已成为各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发达国家在绿色金融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成功的实践和创新的举措为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国宣布碳中和实现的时间晚了近10年,英国、德国等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跨度比我国多半个世纪左右。我国“双碳”目标需要大量的金融支持才能够顺利实现,预计2030年前,我国碳减排领域需要每年投入2.2万亿元。在未来30年内,实现碳中和的过程预计将带来180多万亿元的绿色金融投资。通过分析国外绿色金融经验,我们可以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金融发展路径,为我国经济的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一是健全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立法支持。政策框架和立法支持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石。建议国家可以出台专门的绿色金融法律法规,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方面的法规,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通过构建完善的政策框架和立法体系,为绿色金融提供明确的方向、有力的激励和严格的监管,从而促进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助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可持续转型。

二是促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我国需要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步伐,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产业的资金需求,推动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产品的多样化,为相关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创新绿色信贷产品,为相关企业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融资服务,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推出符合其需求的信贷产品。发展绿色债券市场,丰富债券品种,降低发行成本,鼓励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用于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加强与国际绿色金融市场的交流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我国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探索适合我国的绿色金融业务新模式。

三是积极参与国际绿色金融标准的制定。当前,国际组织、大型金融机构制定的绿色金融标准占据主流地位,尽管我国绿色金融相关标准体系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无法充分契合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与多元化需求。为此,一方面,需要立足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经验积累,结合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特征及金融运作模式,推动建设绿色金融的标准化体系;另一方面,需要促进绿色金融标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坚持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动我国与其他国家绿色金融标准的融合与互认,充分发挥我国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绿色金融标准的制定。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核心要点

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简称《框架》)依照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发布的《中国绿色债券原则(2022年版)》及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发布的《绿色债券原则(2021年版)(内含2022年6月附录1)》建立。财政部将以此《框架》为基础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

核心要素

募集资金用途

本《框架》下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中央财政预算中合格绿色支出(以下简称绿色支出),并有助于实现以下环境目标: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适应、自然资源保护、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框架》下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的绿色支出,应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相关要求。绿色支出可包含以下形式:直接项目投资、项目运营支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退税等。

绿色支出不包括已由专门的收入或融资形式资助的支出、其他政府机构的支出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政府债券中已经支出的绿色资金等。

项目评估及筛选

项目评估及筛选流程将确保《框架》下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的募集资金全部用于符合上述“募集资金用途”定义的绿色支出的融资和/或再融资。财政部负责项目评估及筛选,将定期进行评估,遴选绿色支出清单。在此基础上,财政部将根据国家的环境政策、需求及《框架》,确定募集资金投向。

债券发行后,财政部将发布年度信息披露,并在债券存续期内定期审查绿色支出,以确保资金用途全部符合本《框架》要求。

募集资金管理

募集资金将由财政部统一管理,并记录绿色主权债券募集资金的使用分配情况。

募集资金将分配至中央财政预算支出中的绿色领域,直到募集资金完全分配至相应的绿色支出。任何尚未被分配至绿色支出的募集资金将先按照财政部库款统筹使用。未分配资金不会分配给任何化石燃料有关资产或高污染、高能耗的资产或项目。绿色主权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将全部分配在债券发行年度(简称本财政年度)、下一财政年度及最多前3个财政年度绿色支出上。至少50%的募集资金会分配在本财政年度及下一财政年度的绿色支出。

信息披露

财政部将在绿色主权债券存续期内,每年就《框架》下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发布年度绿色主权债券信息披露,直至募集资金全部投放完毕,并在发生重大事项时及时披露。

外部审核评估

财政部已聘请联合绿色发展有限公司及DNV对《框架》是否符合相关绿色债券原则进行评估并出具独立第二方意见报告。财政部将聘请独立第三方机构为年度绿色主权债券信息披露出具外部认证报告。

来源:财政部网站

相关新闻
  • 石油锐评:以航煤为支点撬动产业升级

    在能源变革的惊涛骇浪中,炼化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当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冲击传统成品油市场,当LNG重卡加速替代柴油需求,航煤却凭借航空运输的刚需属性,成为炼化产业破局的关键支点,展现出逆势增长的发展韧性。这种市场分化既反映出能源消费结构的深度调整,也为传统炼化企业打开了产业升级的新窗口。

  • 以“奋斗者”姿态谱写劳动之美

    劳动最美,致敬不凡。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向奋战在生产一线的广大石油人致以崇高敬意。他们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勇创一流、勇攀高峰,以“奋斗者”姿态谱写劳动之美。

  • 绿色金融赋能 我国经济绿色转型

    郭姝君 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