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轮南镇附近戈壁滩上的气化南疆天然气管道工程现场,塔里木油田油气运销事业部库尔勒油气储运中心管道队队长张瑶正带领员工,深入开展“深地先锋·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活动。他告诉记者:“我们正在抢抓生产建设黄金季节,争取在安全生产、攻坚克难等方面赛出新成果,展现石油产业工人风采。”
产业工人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一项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重大改革从此拉开大幕。中国石油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切实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通过顶层设计、建立机制、搭建平台、新建赛道等,着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新时代石油铁军。近年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简称产改)释放澎湃新动能,技能人才持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实现了产业工人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强化思想引领
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中国石油现有操作技能人才主要分布在油气生产一线班组和站队。如何聚沙成塔,锻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如何以高素质员工队伍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石油着力从思想政治引领入手,树旗帜、擎火炬,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足岗位建新功,踔厉奋发创佳绩。
每项活动都迸发活力。在中国石油深入开展的“石油工人心向党、建功奋进新征程”岗位实践、岗位讲述活动中,大庆油田累计上传视频84.1万部、观看1.2亿次,获评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优秀案例;管道局近万人参与“中国梦·劳动美”“喜迎二十大·传承好家风”职工诵读、故事会等活动……通过一项项活动,中国石油3.9万个党组织、70.8万名党员、100万名员工,焕发出攻坚克难、提质增效、干事创业的蓬勃力量。
每个榜样都闪闪发光。中国石油注重在一线工人中培育重大典型,近10年先后推荐并产生全国劳动模范100人,其中2015年45人、2020年36人、2025年19人;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45人;中央企业先进集体78个;中央企业劳动模范131人。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刘丽亮相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中国工人蓝沙发”系列访谈中传递劳模心声:“我一定把自身技能传授出去,将身边的人凝聚起来,带动更多石油工匠出产品、出精品!”全国劳动模范陈其亮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聘为“中国工人大思政课”专家名师库讲师……榜样模范辈出,先进典型不断涌现,他们如一面面旗帜、一盏盏明灯,引领员工队伍砥砺前行。
每处园地都在充电赋能。中国石油连续6年开展“转观念”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连续举办7届石油精神论坛,持续开展“石油魂”巡回宣讲。铁人学院成为第一批产业工人学院;170个精心打造的企业精神教育基地和百万石油员工在线的“铁人先锋”信息化平台,成为石油人的阵地堡垒和精神家园,鼓舞百万员工攻坚克难、交出亮丽答卷。
优化顶层设计
赋能石油员工“成长工程”
从《中国石油关于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到《关于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方案》,中国石油持续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产业工人全面发展制度机制,明确“路线图”。2024年4月,中国石油首个产改示范基地——兰州石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创新实践基地建成投用。
为了构建技能素质赋能体系,中国石油扎实推进人才强企工程,健全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建立技能人才九级晋升制度,制定技能等级与管理、技术序列比照关系和互认条件,实现了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纵向成长贯通、横向转换顺畅”。同时,广泛组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分层分级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竞赛覆盖率达到95%,已成为一线员工成长成才的“快速通道”。
2023年、2024年,中国石油先后联合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举办全国石油石化系统加油站操作员职业技能竞赛、乙烯装置操作工职业技能竞赛。四川石化副总经济师申志华说:“2024年,全国石油石化系统共有26家炼化企业的108名选手参加乙烯装置操作工职业技能竞赛。竞赛不仅提升了员工的职业技能,也为整个乙烯行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围绕国家能源重大战略和集团公司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中国石油不断探索竞赛新途径,打好学练赛用“组合拳”,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劳动竞赛格局。长庆油田“岗位建功‘十四五’、发展实现高质量”,西南地区“建设气大庆、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新疆地区“建新疆大庆、扬石油精神、立时代新功”3个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挺进万米深地、保障能源接替”等10项集团公司级劳动竞赛,推动岗位建功行动走深走实。
长庆油田创新的“三个三”工作法——企地联动、区域联动、优势联动“三个联动”竞赛新模式;注重竞赛与素质提升、提质增效、示范引领“三个结合”竞赛新领域;突出过程管控、氛围营造、典型选树“三个重点”竞赛新绩效,被列入全国总工会学习教材。采油十一厂千余名党员聚焦竞赛目标,争先锋、站排头、挑重担,在彭阳作业区孟二拉站“党员先锋指数排行榜”上,站长党员祁志强以单月巡检井次156口、发现问题27项的佳绩稳居榜首。
“五新五小”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工具等创新成果“落地生金”;巾帼建功行动、73个巾帼创新工作室,展现“巾帼不让须眉”风采;16个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34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高技能人才开展技改革新、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提供平台。入选中华全国总工会《群众性创新活动典型案例汇编》的渤海钻探“淘金行动”特色品牌,累计评选优秀淘金成果600余项,节支降耗近2亿元。
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产改配套制度、建立建功立业平台、构建激励创新创造等举措,石油工人“一盘棋”意识更强了,“齐步走”的力度更大了,“精气神”更充沛了。
护航权益保障
增添员工“幸福底色”
“直通工程”下情上达,“健康工程”惠及民生,“暖流工程”传递关怀,“解忧工程”纾解难题,“舒心工程”改善条件,“减负工程”提质增效,“家园工程”增强归属感——吉林石化实施的“七大民心工程”,精准打造安全、健康、和谐、幸福、美丽之家。这只是中国石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成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中国石油构建精准帮扶体系,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5.6万余次,办实事、解难题11.4万件次。“党组信箱”上线以来累计收集4.2万余条留言与建议,办结率99.9%,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回应和解决,架起了党组和基层职工的“直通车”“连心桥”。构建“全方位、零空挡、多层次、全覆盖”的帮扶工作体系,坚持精准帮扶、分类帮扶,确保“每个困难家庭生活有保障、每个困难职工看得起病、每个困难家庭子女上得起学”。
抚顺石化问需职工“精准建家”,优先将条件艰苦、硬件设施老旧、存在安全和健康隐患的生产车间作为试点,共投入1260万元进行改造,惠及基层54个车间、2000多名职工。长城钻探建设了5座“井营分离基地”,结束了多年在荒郊野外住营房、条件简陋的历史,一线员工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近年来,中国石油锚定健康企业建设目标,大力开展促进职工身心健康活动,举办“送给石油人8堂课”健康系列讲座,邀请医疗系统知名专家网上授课等,为职工身心健康和生产安全保驾护航,百万员工的认同感、成就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以技能成就梦想,以匠心铸就未来,以劳动创造书写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中国石油将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让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竞相涌现”,为中国石油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源头活水。
(薛光磊参与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