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高重阳 特约记者 种磊)6月2日,从科威特石油公司(KOC)传来消息,长城钻探GW137队、GW328队、GW329队、GW340队4支钻井队以满分的成绩,并列科威特石油公司2025年1月份至3月份承包商综合排名榜首,GW138队等另外4支队伍排名进入前十。此次钻修井队伍排名是科威特石油公司采用最新的承包商评估系统,根据87支来自全球各油服企业施工队伍的作业表现、综合实力开展的评估。
去年6月,长城钻探中标科威特石油公司16部钻修井机大单。为保障项目顺利开展,长城钻探建立了“项目—设备—人员”关联机制,实行设备保障“问题发现即解决、决策执行零延迟”工作机制,倒排每天工作计划,并通过每周协调会,动态调整资源、解决实际问题。设备启运后,现场组成“蜂窝式”协作网络,将现场队伍分解为多个信息实时互通、职责明晰、人员共享的“巢室”小组,根据不同业务开展清关、运输、安装调试、验收准备等各项工作,确保工序紧密相连,通过全体参与、各负其责、紧密合作,保障各环节无缝衔接。GW359队等4支钻井队的钻井设备从到港到完成调试仅用时15天,第一批8部钻修井机累计提前751天开工。“我们要努力确保每一部钻机按时到位、每一根钻具同时到位,从而提高生产组织效率。”长城钻探国际工程分公司生产协调部主任王双庆说。
“我们紧盯提高钻机生产效率关键时间点,实时关注基层队生产时效。针对井下风险提前预警,实现非生产时间不断下降。”长城钻探市场与生产协调部主管黄帅说。长城钻探依托工程作业智能支持系统(EISC)了解现场作业实时情况,对重点区块及区域重点井实施24小时监控,与前线生产专班、井队形成“三位一体”机制,针对复杂工况精准规划施工方案,不断优化施工流程。今年年初以来,各队伍非生产时效保持在1%以内。其中,GW171队凭借设备定制化管理与搬迁程序优化,创新采用坡道推轮、高架槽免拆装等技术,实现14小时完成快速平移开钻,将一次性搬迁开钻时间缩短至2.46天;通过改造井口短节、动态优化钻井参数、强化员工技能培训等措施,区域内完钻周期由44天缩短至21天,荣获科威特石油公司北部西部最佳井队称号。
在MN-0268井施工中,与相邻生产井的井距不足10米,生产管线仅相距1米。GW328队精准规划现场施工方案,创新定制邻井现场保护井口笼,在区块首次实现了平台井施工过程中邻井持续生产的作业模式。甲方特邀请其他承包商到施工现场学习作业经验。
长城钻探是中国石油在科威特最大的陆上钻井承包商,保持了连续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纪录。科威特石油公司钻井工程局局长海瑟姆·迈扬对长城钻探的现场管理经验和为甲方作出的贡献表示认可:“感谢长城钻探过去6年来对科威特油田开发的持续努力,期待双方在其他服务领域开展合作,也欢迎长城钻探积极参与未来的施工项目,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