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吉林油田公司党委以“六好站队”建设为载体,驰而不息抓实“三基”工作,并以此催生思想之变、迭代管理之变、引领行动之变——
截至6月23日,吉林油田萨尔图采油作业区重组改革5年来,累计生产原油78.7万吨,班组无人值守率达56%,员工工作效率提高了1.5倍。从“物理重组”到深度融合,重组改革后的萨尔图采油作业区通过狠抓“六好站队”建设,呈现出人思干、油增产的喜人变化,连续5年获得吉林油田“六好标杆站队”荣誉称号。
20年来,吉林油田公司党委不换“频道”,持续开展“六好站队”创建活动,驰而不息抓实“三基”工作。当前,吉林油田“六好站队”建设正从规范管理的1.0版、扭亏脱困的2.0版,向提质增效的3.0版跃进。这背后,是思想、管理与行动的三重“裂变”。
思想之变——
从“被动执行”到“主动担当”
从质疑到认同,需要时间,这是变革中的逻辑。
“过去,我曾经以为‘六好站队’建设是领导的事;现在我明白,它涉及每个人的工作成效和奖金,必须自己主动干好。”吉林油田红岗采油厂员工庞彦秋在油田工作了30多年,对自己和身边人在“六好站队”建设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心中特别有数。
长期以来,吉林油田公司党委对基层建设的重视从未减弱,而且伴随着生产经营步伐的加快,一直积极探索抓实“三基”工作的创新路径和实践方法。2005年,集团公司基层建设纲要发布后,吉林油田公司时任领导带队,“三上”大庆、“五下”基层,创新谋划了符合油田实际的“三基”建设工程,并将其纳入企业长远发展战略。该工程以创建“领导班子好、队伍素质好、安全环保好、基础工作好、文化氛围好、工作业绩好”“六好站队”为载体,定指标、建标准、调细则、明路径,目的就是让企业管理更精细,实现自上而下步调统一。
但起初,员工并不“买账”。“我们只要每天把井场收拾好、把指标看住就行了,哪需要那么多条条框框?”这是不少员工的声音。有人甚至质疑其“指标烦琐、华而不实”。“六好站队”规范管理初期,员工思想却很不“规范”。
怎么办?
带头破冰。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深入一线持续宣贯,与员工同吃同劳动,有效指导帮助基层规范管理。相关专业处室党员干部下站队、进班组、到岗位,做到指导服务基层“面对面”、帮助解决问题“手把手”、倾听员工呼声“心贴心”。基层员工的思想逐步“松动”了。
文化铸魂。开展“六好示范站队”“六好标杆站队”评选活动,推行典型示范文化,营造全员重视“六好站队”、狠抓“六好站队”的氛围。
考核绑定。建立激励机制,将基层安全环保、基础管理、节能降耗等指标与绩效奖金挂钩,激发员工主动参与“六好”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广大员工积极投身“六好站队”建设,主动围着指标“转”,实现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根本性转变。
管理之变——
从“碎片化”到“体系化”
今年5月,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在股份公司采油厂综合考评中,跃进了16强,并有3项指标夺得“单项冠军”,创造了吉林油田历年来基层管理最好成绩。
“扶余采油厂是吉林油田最老的采油厂,且位于城乡接合部,设备设施老化,人员思想活跃,基层管理难度很大。”扶余采油厂党委书记薛强说,是“六好站队”建设,让他们领导班子心不慌,让员工工作有抓手,都知道该咋干。
“‘六好’涵盖了‘三基’工作的全部内容,蕴含着‘统’的逻辑。如果前几个‘好’做不到的话,还谈什么‘工作业绩好’?”吉林油田企管法规部副部长张石磊介绍,基层站队要想结出“工作业绩好”这个果儿,需要各级领导班子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需要队伍建设作支撑,共同抓安全、抓管控,营造良好干事创业环境。
张石磊介绍,“六好站队”建设实施前,基层的整体情况貌似“百家争鸣”,实则“单打独斗”。各站队玩着自家的“花样儿”、扫着自家的“门前雪”,并未形成同心同向的整体合力。
“就拿两级机关而言,各专业管理链条都长短不一,服务基层职能还不能完全分清。”张石磊说。面对重重矛盾和问题,吉林油田公司党委从影响基层管理持续提升的瓶颈入手,积极转变管理思维,把握关键环节,从改变评价方式方法入手,全面构建更加符合实际的制度、责任、考评、激励“四位一体”管理体系,通过持续抓实“三基”工作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针对管理体系融合度不高、存在制度盲区和管理空白等问题,健全制度体系。坚持“一厂一策”,推进建设标准、岗位职责、过程管理、考核评价“四个升级”和制度、流程、标准、表单“四个优化”。
针对各专业各自为战、统筹能力弱等问题,健全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公司机关、所属单位、基层站队职责与分工,做到基础工作事事有人管,实现岗位人人有专责。
针对基层自主考核回避矛盾、避重就轻等问题,健全考评体系。分队种量化“六好站队”指标,基层坚持“四个一”自检自查,实现检查、督导、服务“三到位”。
张石磊介绍,“六好站队”建设让油田千头万绪的工作在基层“串”成了线,原来粗放式管理日益转变、固化为精细化管理,并朝着精益化管理方向迈进,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吉林油田模式”。
行动之变——
从“指标达标”到“价值创造”
“六好”好不好,关键看行动,以及行动后的成效。
吉林油田公司党委始终将“六好站队”建设贯穿于企业发展全过程,并根据各阶段重点工作任务和目标进行科学调整;广大干部员工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力确保“六好”始终助力企业改革发展之“好”、低碳转型之“好”。
在标准化筑基阶段,广大干部员工着力“达标”,瞄准“两化”手册要求,杜绝“低老坏”。在扭亏脱困时期,着力“创效”,党员带领群众岗位建功,自主创新创效蔚然成风。截至目前,吉林油田已先后建成群众创新创效工作站、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研发小组等100多个,形成了3500余人的创新人才队伍,推广应用群众创新创效成果1700项。
2024年以来,面对提质增效、本质扭亏、低碳转型等挑战,吉林油田公司党委推进“对标提升、价值创造”专项行动,以载体创建、基础管理、队伍素质、评估评价为主要内容,着力打造“六好站队”建设升级版。“六好”之好,正日益成为老油田转型升级、逆龄生长的磅礴力量。(记者 刘晓娣 通讯员 张格明)










- 人民日报点名光伏、锂电行业“内卷式”竞争,将采取多种措施治理
- 国资委召开央企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推进会,强调提升新能源消纳和调控能力
- 山东烟台:2024年,省级财政下达海上风电财政补贴资金4596.75万元
- 国家发改委:抓好三个统筹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 浙江奉化:2025年5月已新增光伏装机13.73万千瓦
- Enfinity扩大美国信贷额度,支持新能源部署
- 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签约12GW能源项目
- Oil Slips as Traders Weigh OPEC+ Hike
- Denmark extends life of two more offshore wind farms
- Sempra基础设施加入美国海湾联盟海湾之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