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高屾 焦玉娟 通讯员 李建华)6月18日,中国石油自主研发的深井、超深井关键技术——超大温差固井水泥浆技术在青海油田绿深1井成功应用。水泥浆从5200米以深的井底一次上返至地面,上下温差达160摄氏度,创国内固井水泥浆一次上返最大温差纪录,为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开发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这口井的成功固井,不仅标志着油田在超深井大温差单级固井领域实现突破,更意味着相关技术水平再上台阶。”青海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平说。
固井是油气资源开发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向地球深部进军,超大温差导致的水泥浆顶部缓凝现象,已成为制约固井技术发展的“拦路虎”。目前,我国大温差固井水泥浆适应温差一般为60至70摄氏度,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为解决该问题,中国石油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历经10余年,自主研发出大温差缓凝剂、纳米增强剂、高温悬浮剂、低黏型降失水剂和高效减阻剂五大核心产品及相关专利,最终形成的超大温差固井水泥浆技术,可适应超过160摄氏度的温差环境。
“技术的突破,凝聚着我们为深地油气开发攻克‘上冷下热’难题的坚定决心,有力推动我国固井技术实现从‘有限适应’到‘超宽突破’的跨越式发展。”研发团队负责人、中油海工渤星公司一级工程师赵宝辉表示。截至目前,该技术已在青海油田、塔里木油田、西南油气田等现场成功应用20余井次,应用效果良好,对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