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正纵横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在线联系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

电话:010-63307508

邮箱:jzzh@jzoilgas.com

扫一扫关注“金正能源”公众号
我要咨询

请填写以下需求,我们将为您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

申请试用

请填写以下表单,我们将尽快为您提供试用服务

如果您想登录平台,进行为期14天的全功能试用,请您填写左侧表格内容并提交至邮箱, 我们将在2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并告知您登陆账户及密码,如有需要, 我们可安排人员去您工作单位进行线下培训交流。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

电话:010-63307508

邮箱:jzzh@jzoilgas.com

扫一扫关注“金正能源”公众号

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中油技服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杨立强

□唯有跳出“低端陷阱”,找到“不以进尺论英雄”的底层逻辑,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开辟新赛道,方能实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的发展跨越。

□摆脱“红海竞争”的关键在于从“钻井进尺”转向“价值创造”,从“体力劳动”升级为“脑力服务”,建立以技术附加值为核心的新评价体系。

当前,全球能源革命浪潮奔涌而至,“双碳”战略重塑产业格局,油田技术服务行业正站在历史性转折的十字路口。作为集团公司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一体两面”,传统钻井业务“以进尺论英雄”的发展模式已显疲态。集团公司2025年工程技术业务工作会议指出,能源转型和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加速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工程技术业务正处于绿色化、数智化变革的窗口期;集团公司党组赋予工程技术企业的新使命新定位,意味着我们正处于从生产指令型服务保障为主向自立自强战略支持转变的攻坚期。

身处“两期”叠加的发展阶段,唯有跳出“低端陷阱”,找到“不以进尺论英雄”的底层逻辑,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开辟新赛道,方能实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的发展跨越。

大势所向,能源革命浪潮倒逼发展逻辑重构。全球能源转型正在重塑产业竞争格局。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前全球油气仍将承担50%以上的能源供应。深层深海非常规资源开发的高投入高成本属性,恰逢数智化革命浪潮。这场技术革命不仅与“双碳”目标高度契合,而且推动油气增产结构对象及技术服务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北美页岩油气通过数字化赋能平台,将“一趟钻”水平段延伸至4000米,实现单部钻机年进尺10万米的新常态,在压减50%钻机总量的同时,创造出能耗减半和EUR双倍提升的奇迹,最终使页岩油成本降至50美元/桶以下;沙特阿美智能油田则构建起远程指挥“千里之外”钻井作业的智能中枢。这些实践揭示出油田技术服务行业新的价值逻辑——当数字化、智能化深度重构生产流程时,提速增效、降碳减排与压缩成本呈现出罕见的同向共振。这种协同效应,使油田技术服务行业成为全球工业领域少有的能够同时实现生产效率跃升、环境效益优化和经营成本压降的典范,标志着油气产业加快从“资源驱动”向“技术驱动”转换。

我国《“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要推动油气行业“降本增效与低碳转型并重”。这意味着“端牢能源饭碗”被赋予绿色低碳新内涵。传统油田技术服务业务,尤其是作为龙头的钻井业务必须重新定义价值坐标。今年胜利完钻的深地塔科1井,仅用279天就突破了万米大关,创造了世界钻井的“中国速度”,折射出来的是近年来塔里木盆地8000米以深井钻井超过20%的大提速。又快又好又省,正是技术创新改写行业规则的生动注脚。

突围破局,“低端锁定”陷阱呼唤价值创造革命。在川渝页岩气一些区块,十几支钻井队竞标同一井位的场景时有发生;个别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甚至报出低于成本价的“自虐式”标书。这种“内卷式竞争”,暴露出行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当全行业80%以上设备停留在机械化阶段,当90%技术服务商仍聚焦井筒作业环节,供需逐步失去平衡,钻井产能得不到完全释放,“以进尺换效益”的路径依赖导致边际收益递减。

中油技服既有引领技术发展的责任,又有支撑非常规储量效益开发的使命。破解困局需要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在非常规、复杂结构井的攻关上发力,向海外高端市场进军。2024年,中油技服组织企业压减了150支低端钻井队,通过装备换新、数智化改造、生产组织模式创新,实现了作业能力提级换挡,钻井队平均进尺增长8.4%,国内钻井业务大面积扭亏,海外业务大幅增长,拉动经营质效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实践证明,摆脱“红海竞争”的关键在于从“钻井进尺”转向“价值创造”,从“体力劳动”升级为“脑力服务”,建立以技术附加值为核心的新评价体系。

谋划新篇,三维创新构建转型升级路径。高端化突围,绘制自己的技术路线图。一流企业掌控技术,超一流企业依靠技术定义规则、设定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对后发者形成路径锁定效应,比如斯伦贝谢在旋转导向上定义和引领了数代。但鸿蒙系统、宇树科技、DeepSeek等另辟蹊径弯道超车的案例揭示出突围方向:真正的颠覆永远来自路径革命而非老路加速,必须在“两深一非一老”战略领域形成“人无我有”的“撒手锏”。正如“微笑曲线”揭示的道理,唯有占据研发设计、服务的两端,抢占解决方案的高端环节,才能摆脱处于价值链底端的被动局面。

智能化赋能,重塑产业运营模式。川庆钻探的数字化钻井队,依托数智技术,实现钻井周期持续迭代缩短。这种变革不止于技术升级,更催生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打造物探、钻井、测井昆仑大模型,建好EISC平台,开创更多技术服务新形态;借助数字化赋能,优化区域钻井液、压裂液等物资供应链,以量换价,提升共享运营水平;依托数字化钻井队、数字化压裂队建设,优化人员配置、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成本。当“数字钻头”穿透地层,带来的将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几何级数提升。

绿色化转型,把握可持续发展主动权。目前,中油技服电动钻机占比达66.4%,规划到2029年达到100%。随着电动化进程的加快,碳排放量和能耗成本会有效降低。同时,绿色低碳不是成本负担,而是价值创造的“新蓝海”。越早布局CCUS配套技术、地热钻井工艺、地下空间研究利用等绿色赛道,就越能在能源转型中抢占先机。

铸就铁军,深化改革激发创新内生动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转型升级的本质是人的思想革命。集团公司连续6年主题教育活动都突出强调“转观念”。在发挥人的积极性方面,我们要持续“转观念”。

这些年,中油技服和所属企业围绕做好“人”的工作,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首进获利制”“首创获利制”“事业部制改革”“阿米巴经营模式”“揭榜挂帅”等,激发了全员创新创效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种“聚焦主航道、放开赛马场”的改革,正是破除体制束缚、释放创新活力的关键之举。这启示我们:要建立“创新容错”机制,建好“科创中心”,探索“股权激励”“创效分红”等激励制度,让科研人员敢啃“硬骨头”;要实施“人才+”战略,既培育地质工程一体化的“T型人才”,也引进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等“跨界大脑”。

从工业革命时期蒸汽钻机轰鸣,到数字时代智能系统悄然接管地下迷宫,钻井技术的每次跃迁都深刻改变着能源版图。当新一轮科技革命与能源革命交汇,油田技术服务行业唯有突破低端锁定的困局,才能在建设能源强国的征程中书写新的时代答卷。毕竟,衡量行业进步的标准已不再是钻头累积穿越的厚度,而是打进地层的深度、技术攀登的高度、价值创造的尺度、绿色发展的温度。这才是高质量发展应有的时代标高。

相关新闻
  • 善用数据思维 助力科学决策

    当前,数字革命正深刻影响着能源化工行业各个领域。然而,一些企业在运用数据时,常常陷入误区:有的将数据当作摆设,汇报时图表精美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有的只关注局部指标,而缺乏全局视野;更有甚者,用技术术语包装数据,使其成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

  • 推进“三新”精细勘探 续写老油田效益发现新荣光

    吉林油田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沈华

  • 理论与实践 |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改革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之基、活力之源。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与国内油气资源劣质化相互交织,给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深刻挑战。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矢志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发展难题,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