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数字革命正深刻影响着能源化工行业各个领域。然而,一些企业在运用数据时,常常陷入误区:有的将数据当作摆设,汇报时图表精美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有的只关注局部指标,而缺乏全局视野;更有甚者,用技术术语包装数据,使其成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
究其本质,这些现象源于数据思维的缺位。数据思维并非仅仅是“看数字”或“做报表”,而是以数据为指引,通过关联分析洞察规律、预见趋势,最终用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用数据指导科学决策,要求我们善于分析、研究和运用数据,将数据资源切实转化为管理效能。各级管理者尤其需要持续关注国家经济、行业动态及能源市场数据,培养穿透数据表象、把握发展脉搏的能力。
如何善用数据?关键在于养成“三问”习惯——数据能回答什么?数据掩盖了什么?数据的组合又能揭示什么?以企业财务“三张表”为例:资产负债表是“体检报告”,反映资产和负债状况;利润表是“竞争力图谱”,体现盈利能力;现金流量表则是“资金周转表”,揭示现金流动情况。“三张表”联动方能全面诊断企业经营状况。同时,要把握“业财融合”这一激活数据价值的关键,跳出“三张表”的局限,牢固树立市场理念、效益理念,打通财务数据与市场动态、行业趋势的链路,让数据在交叉碰撞中迸发出决策智慧。
数据思维的养成非一日之功。既要求真务实,建立数据获取、分析、应用的闭环机制,切实认识到数据资产对于企业运营的至关重要性;又要深刻洞察数据背后的价值和规律,解锁数据的无限潜力,使其真正成为企业的生产力。同时,还要警惕数据依赖。生产经营是多元素交织的复杂过程,决策时要充分利用数据,也要看到数据可能带来的局限和风险,全面权衡不同要素,如此才能让数据真正成为科学决策的可靠依据。(王炜)










- 国家能源局:2025年5月新增风光、生物质能项目4917个
- 广东湛江市:按照省部署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规模化发展
- 盐城市滨海生态环境局受理盐城清能滨海八滩15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公示
- 光伏座谈会更多细节披露,参会人士:整治力度更大
- Limpet mine threat in the Mediterranean grows
- Splash Wrap: Trump leads headlines in a calmer week for shipping
- ITF pushes for warlike status in Gulf hotspots
- 1死2伤!又一起光伏项目事故曝光
- Samsung Heavy teams up with PetroVietnam to build tankers in Vietnam
- Two dead, six injured in latest Russian missile attack on Odesa 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