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入汛以来,我国多地遭遇大范围强降雨天气,中国石油企业闻“汛”而动,以周密部署与硬核举措织密备汛“安全网”,打好防汛“主动仗”。从机关到一线,从厂区到库站,石油人用责任与担当诠释着“防大汛、抢大险、保安全”,为保障汛期安全稳定运行注入坚实力量。
大庆炼化:下好防汛“先手棋” 打好备汛“主动仗”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夏宇航)7月9日记者获悉,大庆炼化已完成7300条编织袋、27台潜水泵、柴油发电机等17类防汛物资的储备工作,836名志愿者组成的防汛突击队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投入防汛应急行动。
近日,大庆市气温攀升、降雨明显增多,大庆炼化扎实做好筹划准备、汛期应对等工作,保障夏季安全平稳运行。
全方位提升应急能力。大庆炼化严格执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将防控措施细化到岗、责任到人,确保响应流程标准化、处置措施精准化;以“强降雨导致大量积水”为场景开展应急演练,通过动态平衡雨水池与提升站液位,对重点防汛部位实行有效封堵。大庆炼化运用“排涝—引流”策略快速切换雨排系统,提升各级应急协调指挥和员工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全链条排查安全隐患。依托网格管理体系推进汛期隐患排查工作,大庆炼化将排查任务按网格单元精准分解至每名员工,实行“小隐患小奖,大隐患大奖”机制,激励全员及时发现并处置风险隐患;同时,公司协同省防雷中心工作,对3.19万个防雷防静电设施的接闪器、接地引下线等部位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全部整改。
全系统保障环保受控。大庆炼化集中清理厂区排水系统,清理雨水箅子1140个、污水管线852米,确保出厂排水畅通。同时,公司持续加大雨水回收力度,水质检测达标后作为生产补水,实现了降本增效、节水减碳的效果,累计回收雨水5.9万吨,降低成本41.9万元。
重庆销售:600余座库站全部安全度汛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张继欢)“雨水有倒灌的迹象,大家按照应急预案分工处置!”重庆销售江北区石马河站经理许金喊道。7月9日凌晨1时左右,重庆市持续暴雨导致重庆销售6座加油站和1座油库受到不同程度的雨水侵袭。库站员工闻“汛”而动,转移物资、密闭卸油口、疏通排水管道,有效防止暴雨对站内人员和设施造成损害。
进入汛期以来,重庆销售积极打好防汛主动仗,扎实开展有效的防汛备汛工作,筑牢安全屏障。因本轮暴雨受涝库站点均得到及时妥善处置,重庆销售所属600余座库站全部安全度汛。
加强隐患识别,扎实推进问题整改。6月,重庆销售组织开展汛期风险隐患大排查,重点排查库站边坡、挡墙、堡坎等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排水设施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68项,确保重点领域、要害部位和关键环节风险受控。
加强汛情预警,严格落实“叫—应”机制。重庆销售建立与气象、消防、防灾减灾部门的联络机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水文信息,及时发布汛情预警信息,严格落实预警“叫—应”机制,所属库站在暴雨来临前均提前采取保护性措施。
加强精准治理,一站一策防范风险。重庆销售沿江沿河和位居高堡坎、高切坡的站点高达100余座,其中6座营运油库临江。重庆销售认真梳理汛期重点库站53座,落实防汛包保责任制管理要求,一站一策制定落实防范措施,严防洪涝、泥石流、山体堡坎垮塌等风险。
加强实战演练,应急能力稳步提升。重庆销售将汛情处置纳入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有效提升员工对汛期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绷紧“安全弦” 迎战主汛期
中国石油网消息 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进入主汛期,暴雨雷电持续考验着安全生产。广西石化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警惕性,紧盯装置区、罐区等重点区域,从设施加固到人员备勤,从实战演练到意识强化,绷紧防汛“安全弦”。
在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建设现场,巡检人员身披雨衣、脚踩雨靴,手持巡检仪穿梭在设备之间,逐台检查防雨棚螺栓是否紧固,脚手架立杆是否稳妥。为全面做好防汛准备工作,广西石化未雨绸缪,提前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对厂区排水管网、雨水收集系统进行全面疏通,确保汛期排水畅通。公司对消防设施、防雷接地装置进行全面维护保养,备足沙袋、水泵、应急照明等防汛及抢修物资,随时应对突发情况。(李芳 王芳 王通 摄影报道)


宁夏石化多措并举构建全链条防汛网络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艾艳 通讯员 李刚 张璐)“要密切关注液位变化,确保雨水池液位低于3.8米。一旦发现液位超过4米,要迅速启动雨水提升泵,将雨水及时送往4号池,为雨水池腾出更多空间。”7月14日,宁夏石化公用工程部污水班班长马晓云在巡检时叮嘱徒弟马文学。
进入7月,宁夏地区进入主汛期的关键阶段。宁夏石化位于贺兰山下,生产区遍布着数条较大沟谷。为科学应对可能出现的强降雨及洪涝灾害,切实保障安全生产,宁夏石化全面进入防汛应急状态,通过系统化组织部署、专业化能力建设、全维度装备保障等硬核举措,构建起“责任闭环、能力过硬、高效响应”的防汛安全体系。
织密防控网络,构建全链条责任闭环体系。宁夏石化5月成立防汛工作小组,建立“雨情—水情—险情”三级预警响应机制。同时,公司消防支队结合厂区地形地貌与防汛数据,编制出涵盖预警响应、抢险救援、灾后消杀等全流程的防汛应急预案,明确具体工作清单。工作小组根据气象部门公布的实时雨情水情数据,动态调整重点区域布防策略,将物资调配、巡查频次、隐患整改等具体职责细化到岗、量化到人。
开展精准培训,锻造专业化救援尖兵队伍。针对防汛救援专业性、技术性强的特点,宁夏石化消防支队启动“防汛能力提升专项计划”,培训课程涵盖流域水文特征分析、防汛器材原理构造、水域救援战术等核心模块,特别针对生产装置和危险品罐区、管廊、主干道等重点部位编制专项处理方案。同时,宁夏石化开展“暴雨内涝+危化品泄漏”“暴雨内涝被困”“人员疏散转移”等实战场景演练,全程模拟接警响应、会商决策、抢险救援、环境监测、灾后洗消等处置环节,还同步启动了物资配送“绿色通道”。
实施精益检修,打造现代化装备保障矩阵。公司启动“防汛装备攻坚”专项行动,组建由装备管理与防汛骨干组成的专业维保小组,对各类防汛器材实施“一装备一档案”的精细化管理。重点对大流量排水泵进行满负荷运转测试,完成对消防车底盘和水路系统的深度保养,补充配备防汛专用沙袋、应急照明等防汛物资,构建起“储备充足、调配智能、保障有力”的现代化保障体系。
精准把控,筑牢雨水池安全环保屏障。防汛期间,雨水池是抵御暴雨、调节水量的核心阵地,其液位控制直接关系到全厂雨排系统的安全。公用工程部通过检测雨水的COD、pH值、氨氮含量等指标,提前掌握来水的水质变化趋势,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进行工艺调整。岗位员工密切关注液位变化,加大对各雨水井的检查力度,及时清理杂物,保证排水畅通,确保在暴雨来临时,排水设施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此外,宁夏石化与当地应急部门建立“信息共享、预警联动”机制,构建起“精准预报—提前预警—快速响应”的全链条防汛网络,为员工和生产安全度汛筑起坚实屏障。










- 安全防汛
- 端牢能源饭碗
- 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在京开幕
- 核能海事组织在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获得正式地位
- Genco targets fleet and growth moves with new $600m credit line
- Arabian Drilling rakes in over $400m in jackup deals
- Strohm, Petrobras complete field trials for deepwater pipe design, offshore Brazil
- Sulzer expands industrial operations in Argentina with third facility opening
- AMEA Power commissions Egypt’s first utility-scale battery storage project
- Van Oord在RWE的1.4 GW索菲亚海上风电项目安装所有Monop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