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尉赵阳 通讯员 李琼)7月18日,“中国标准·破晓启航——首个中国柴油机油标准诞生之路”发布会在京举行,昆仑润滑001号柴油机油“天威D1”获颁首张D1标准认证证书,标志着中国润滑油产业自主发展实现里程碑式突破,世界润滑行业迎来“中国标准”。
润滑油标准是用于规范润滑油性能、质量等方面的准则,通常由国际组织或权威机构制定,以确保润滑油适配各类设备工况,并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市场规范化。部分国家也制定了本国标准。由美国石油学会制定的API标准是全球广泛认可的润滑油标准之一,主要针对北美市场的发动机油性能要求,将润滑油分为汽油发动机用油(S系列)、柴油发动机用油(C系列)以及通用润滑油。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却长期沿用美国API标准。这就像给中国发动机套上洋外衣,既不贴身,又藏风险。而D1标准是“百分之百中国技术发动机验证、百分之百中国工况数据支撑、百分之百自主产业链保障”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它的诞生终结了中国柴油机油核心技术“无标可依”的历史,让中国正式从润滑油行业的“规则追随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
为打造更适合中国发动机的润滑油标准,D1标准在研发中经受住了重载、长距离、多频次启停等模拟中国用户真实使用场景的测试。标准中所有关键添加剂均实现国产化替代,彻底打破了欧美在润滑油核心添加剂及评价技术上的长期垄断,真正做到“中国标准中国造”。
“最大的挑战是树立信心,让整个行业相信中国有能力制定世界级标准。”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树生说。
这场标准革命的成功,离不开中国企业的创新协同、携手并进。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牵头组建“发动机润滑油中国标准开发创新联盟”,联合13家发动机企业、23家润滑油企业、6家实验室和2所高校,进行了超过6万小时的台架试验,累计消耗燃油3300吨,投入近2亿元。在测试中,每一家主机厂都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核心技术,共同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
标准是行业的准则,是国家工业实力的缩影。从20世纪60年代中国第一个专业润滑油研究院成立,到如今D1标准落地,这背后是三代科研人近70年对国产化标准矢志不渝的追求。
“D1标准并非终点,而是中国润滑油行业标准自主新征程的起点。我相信,中国润滑油距离拥有国际话语权的一天不会太遥远。”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维民说。










- Cadeler锁定2.45亿美元的最新涡轮机安装装置包租
- 长庆油田:协同发力打好“三场硬仗”
- 独石化:创新突破交出“亮眼答卷”
- 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观察
- 昆仑润滑D1标准001号柴油机油发布
- MSC的集装箱船热潮继续,中国各地又订购了10艘集装箱船
- 湖南澧县火连坡镇光伏发电项目110kV送出工程核准获批
- India bans use of fraudulent foreign certificates of competency in seafarer crackdown
- 直击一线:信号岗的硬核“跨界”
- MOL, NYK and K Line join forces to build seafarer training 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