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锦州石化储运部机运组电务信号岗的齐刚攥着崭新的检修资格证,在电务专业副班长刘歆眼前晃了晃,眉飞色舞地说:“这下,咱也是正儿八经的‘持证上岗多面手’咯!”
话音刚落,其余14名信号岗同事也陆续捧回资格证。这支队伍齐刷刷通过检修岗位考试,一举打破了“一人一岗”的业务壁垒,为公司的安全运输与人力资源优化注入了新动能。
故事得从年初那场焦灼的早会说起。
储运部老员工陆续退休,岗位渐渐露出“空巢”的苗头。机运专业副主任杨朋提议:“不能总等公司调派人手,得让现有兵马拉得出、顶得上!”一人多岗的想法就此落地:要把信号岗的员工们,打造成既能稳稳盯着信号屏,又能扛着扳手维修设备的“全能选手”。
培训的锣鼓敲响,老师傅陈大卫成了“传帮带”的主力,驻厂列检员也被请来讲课。从检车的每一步流程到螺丝该拧多少扭矩,他们手把手带大家练真功。
那段日子,信号楼里常能看见员工们抱着检修手册啃理论,字里行间画满红圈批注。午休时,模拟台上叮当作响,有人蹲在铁轨旁反复拆装道岔转换装置,手指被螺栓磨得通红,揉揉手继续练;有人捏着万用表测线路电阻,屏气凝神盯着表盘跳动的数字,直到能精准判断电路通断;还有人围着轨道电路送受电端,一遍遍调试电压参数,直到设备发出平稳的嗡嗡声,才直起腰来松口气。
“刚开始,真怕搞砸了。”齐刚回忆起第一次检修的情景,“但跟着陈师傅跑了3次现场,发现信号原理和检修逻辑就像齿轮咬合,摸透了就通了。”
15名员工,白天守着信号屏保运输,晚上扎进检修区练手艺,硬生生把“跨界”技能练成了“家常便饭”。如今,他们既能在控制台前精准发送信号指令,又能扛着工具包麻利处理线路故障,原本需要两拨人干的活,现在,一组人就能稳稳顶起来。
眼下,储运部的“多岗通”像滚雪球似的,从电务信号岗慢慢往其他班组蔓延。
在这“跨界”成长的轨迹里,岗位之间亮起了彼此抵达的绿灯。而这些交织延伸的轨迹,正不断汇集着,照亮锦州石化铁路安全运输的漫漫长路。










- Cadeler锁定2.45亿美元的最新涡轮机安装装置包租
- 长庆油田:协同发力打好“三场硬仗”
- 独石化:创新突破交出“亮眼答卷”
- 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观察
- 昆仑润滑D1标准001号柴油机油发布
- MSC的集装箱船热潮继续,中国各地又订购了10艘集装箱船
- 湖南澧县火连坡镇光伏发电项目110kV送出工程核准获批
- India bans use of fraudulent foreign certificates of competency in seafarer crackdown
- 直击一线:信号岗的硬核“跨界”
- MOL, NYK and K Line join forces to build seafarer training 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