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正纵横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在线联系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

电话:010-63307508

邮箱:jzzh@jzoilgas.com

扫一扫关注“金正能源”公众号
我要咨询

请填写以下需求,我们将为您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

申请试用

请填写以下表单,我们将尽快为您提供试用服务

如果您想登录平台,进行为期14天的全功能试用,请您填写左侧表格内容并提交至邮箱, 我们将在2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并告知您登陆账户及密码,如有需要, 我们可安排人员去您工作单位进行线下培训交流。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

电话:010-63307508

邮箱:jzzh@jzoilgas.com

扫一扫关注“金正能源”公众号

截至7月9日,我国第一大气区——长庆油田累产天然气量突破7000亿立方米大关,相当于替代8.5亿吨标煤,减少碳排放10.2亿吨。

能源开发看长庆!2025年上半年,长庆油田油、气产量分别完成年计划的50.87%和51.83%,新能源发电量完成年计划的55.8%,向党和国家交出一份能源报国的“长庆答卷”。细看“试卷”,长庆油田发挥科技自立自强的破局精神贯穿始终,勇闯非常规油气开发“无人区”的破冰信念坚不可摧,探索能源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动能源源不断。

开辟非常之道 以创新之技解锁能源密码库

当开发的对象是具有“三低”油藏储层特性,被称为“磨刀石中的磨刀石”时,如何打破页岩油“低产低效、难以开发”的认知困局?当煤岩气开发的钻头既要在储层中完成上千米超长水平段横穿,又要避免岩层因高频率压裂作业而引发坍塌时,如何让这根“绣花针”在流沙上实现精准“刺绣”?当开发的致密气“肥肉”吃完,剩下的都是又小、又薄、又分散的“硬骨头”时,如何另辟蹊径,让骨头汤也能香“气”四溢?能源开发的影响,从来不局限于能源本身,还能够在新时代激发出发展的无限潜力。

科技,无疑是最有力的解题密钥!

站在6000万吨以上连续稳产第6个年头的新起点,2025年,长庆油田树牢“能源当量”理念,围绕打好“三场硬仗”,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持续增强高效能源供给能力。

开发好常规油气资源是立命之本,而开发好非常规资源则是强基之要。

在陇东页岩油开发“主战场”,长庆油田打破学科边界,深挖油藏地质、采油工艺、地面集输等工作潜力,创新打造的“闷—排—采”开发技术体系,让见油提速30%以上,单井EUR(最终可采储量)突破2.7万吨。创新应用的橇装拼接技术,让万吨级场站变身可移动“魔方”,减少用地60%,缩短建设周期50%。推广应用的“二氧化碳驱替”技术更堪称一箭双雕,既像气体千斤顶撑开了岩石缝隙提高采收率,又实现了碳封存的绿色效益,单井产能增加15%,压裂用水减少30%。

在内蒙古致密气开发区,储层渗透率平均只有0.05至0.3毫达西,仅为常规气层的百分之一。长庆油田通过构建多层系气藏三维模型,犹如给气田装上透视眼,让科研人员能够精准锁定有效储层的“神经末梢”。钻井施工中,采用的小井眼优快钻完井技术,使工程投资降低30%;排水采气工艺上,首创的2寸连续管“节流控压+柱塞举升”采气技术,使单井全生命周期成本节约14.5%。今日的苏里格气田已成为国内致密气开发的标杆样板。

而在陕北煤岩气开发现场,长庆油田正上演着一场用科技密码唤醒“爱生气的煤”的技术革命。煤层如同含气的海绵蛋糕,开采时易出现井塌、喷孔等风险,面对这种情况,长庆油田以煤岩气地质评价、开发设计、优快钻完井、经济压裂、控压排采为核心的五大类28项开发技术系列为支撑,成功实施了低成本压裂材料、减水压裂技术、排采一体化运行模式、平台工厂化作业等一系列降本措施。

同时,针对钻井周期长、风险高等难题,自主研发强封堵防塌钻井液,强化“钻头+钻具+钻参”组合,多措并举提高固井质量等技术攻关,定型了煤岩气钻完井技术2.0这一套技术“组合拳”,不仅使煤层坍塌周期延长近6倍,达到27天,更让曾经“桀骜不驯”的煤岩气乖乖“听话”,单日最长进尺从285米提升至563米。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按图索骥开发”,长庆油田非常规油气领域的突破背后,是基础研究的厚积薄发,更得益于科技攻关的永不停歇——让每一吨油、每一方气在科技赋能下获得价值。

精益焕新之举 以深耕之势注入青春活力剂

随着勘探开发程度持续深化,资源接替不足与稳产难度加大的双重挑战已成为能源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攻克的核心课题。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如果说非常规油气是开辟未来的“新引擎”,那么老油气田就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今年以来,长庆油田将科技创新作为激活老油气田潜能的“金钥匙”,通过提质扩面深耕精益开发,稳步推进转变注水开发方式、空气驱、化学驱等重大开发试验,突出抓好老油气田“压舱石”、SEC储采平衡、提高采收率等重点工程,不断提升油气开发水平。

面对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长庆油田创新采用油气藏精准“画像”技术,系统开展剩余油气富集区定位研究。通过集成应用高精度三维地震、阵列测井等先进探测手段,对目标地层实施全方位、立体化精细扫描,让地下数千米深处砂体构造清晰成像。这项技术犹如为勘探人员配备了一副地质透视镜,不仅能在三维立体的地质迷宫中精准捕捉砂体展布规律,更建立起从“油气存在性判定”到“储量精准评估”再到“富集区精确定位”的完整技术链条,为老油气田剩余油气资源挖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在榆林南区低渗砂岩气藏“压舱石”工程项目,技术人员通过采用“三维地质建模+渗流机理分析”技术组合,精准定位主力气藏下部层间接替层系剩余储量,使可动用储量采收率提高9%。

方向有了,下一步是如何提高采收率。关键是要在“望闻问切”的传统方式基础上,借助强大科技利器,开出对症良方。

在油区,长庆油田创新应用小层智能分水技术,通过将分层测调动态建模与波码分注智能解析进行深度融合,让井组递减率持续下降。创新构建“诊断—治理—优化”水驱技术链,优化形成了以PEG凝胶、粘弹自调控为主,堵调驱一体化为辅的复合调堵技术体系。而在气区,长庆油田在实施“一井一策”的基础上,发挥措施组合的优势,集成泡沫排水、速度管柱、柱塞气举等采气主体工艺技术,综合应用化学原理、物理方法、机械手段等多种方式,逐步形成了具有长庆特色的排水采气配套工艺技术系列。

6月4日,由长庆科研团队主导的“Y445气密封封隔器+高性能螺纹密封脂”注气耦合完井技术在两口井成功完成试验,不仅为长庆油田CCUS常规气密封油管完井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更为今后CCUS注气井完井试验指明了技术方向。

纵观长庆整体,油田“2+14”、气田“4+3”两级全类型示范格局已初具规模。其中,油田2个股份公司级“压舱石”工程上半年完成各类工作量915井次,产量完成85.2万吨,自然递减控制在9%;气田两级“压舱石”工程实施综合治理11926井次,生产天然气102亿立方米。特别是安塞油田通过持续开展技术攻关,打好精益开发“阵地仗”,在泡沫辅助减氧空气驱、微生物活化水驱等工艺技术的加持下,老井月度自然递减控制在1%以内,油田自然递减下降至9.7%,创近10年最好水平。

这些实践印证了一个真理:通过科技创新“点石成金”,老油田仍然可以持续贡献稳定产能,长庆油田用稳如磐石的表现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舞动数智之翼 以变革之力打造开发新范式

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长庆油田不仅深耕传统主业,更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在新能源、数智化、AI应用的新赛道上加速奔跑,让能源生产从“汗水经济”转向“智慧经济”,推动管理效能、治理能力、价值创造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质的飞跃背后,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量的转变:随着开发周期的延长、区域的扩大,带来的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多井低产、资源品位逐年下降、安全环保风险大等严峻挑战不容忽视。

正视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2025年,长庆油田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聚焦“现场作业智能操控、生产运行智能管控、勘探开发智能协同研究、经营管理智能决策分析”4大转型方向,全面规划长庆数智2.0发展蓝图,努力构建业务结构布局更加合理、资源利用更加集约、效益效率有效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长庆油田基于梦想云3.8搭建长庆数智云,打造具有长庆特色的统一平台架构、统一数据架构、统一应用架构、统一应用入口以及统一基础设施,攻关形成一系列数智化技术,赋能油气勘探、开发、运销等业务领域。

通过聚焦物探管理、矿业权信息管理、储量管理和勘探生产管理4个工作领域,全面建成智能化应用场景,搭建矿业权管理和储量管理平台,实时掌握钻、录、测、试动静态信息及项目进度,使三维区探井、评价井成功率提升30%,水平井钻遇率提升10%。同时,自主研发的智能油气藏动态分析系统、四维油气藏动态建模软件,不仅为生产异常井、年度重点井配备了“智慧管家”,更能精准预警数百个重点油藏,预测日产油水平准确率高达98.7%,降低人工工作量一半以上。

结合当前人工智能最新技术,长庆油田启动上千个智能体开发项目,通过创新“智能体+工作流+知识图谱”的全新工作模式,提升智能分析、诊断和决策的准确性,实现自动监控、自主分析、自主决策。通过搭建国内第一个获得工业化应用的大型一体化油气藏研究与决策支持系统(RDMS),创新性构建“基础模型+领域知识+业务场景”三位一体的AI应用范式。该系统不仅全面整合了地震、钻井、测井等海量数据,更推动科研效率提高了数十倍,实现数据的全面共享和深度挖掘。

特别在新能源业务中,基于采集的气象环境和时序数据,长庆油田形成9个智能分析算法模型,从海量数据中高效提炼出效益价值。以能效分析模型为例,通过对比理论值与实际值,能精准找出偷走电量的“隐形小偷”。而且这些模型还先后孵化出生产管理、智能运维、运行监测等57项功能,7.7万人次的使用记录见证着“指尖管理”的便捷。

截至目前,长庆油田10万余口油气水井实现100%数字化覆盖,2424座场站实现无人值守,重大安全隐患智能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一线生产时率提升超22%。过去需要人工花费至少48小时进行气井参数优化、精准施策,如今在智能管控系统的加持下,只需短短2小时。“数据自动采集、工况自动诊断、远程集中监控、现场智能巡检、生产智能优化”的新型生产方式在长庆油田已全面形成。

从非常规油气的“破冰”到老油田的“焕新”,再到新质生产力的“崛起”,长庆油田上半年的每一项成果,都是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在“大强壮美长”的发展理念指引下,长庆油田正以科技为翼,在能源革命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书写更多“智”造传奇。

数读半年答卷

3月,长庆油田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通过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完成长庆首张绿证线上交易,标志着长庆油田在绿电价值转化方面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目前长庆光伏余电上网项目累计申领绿证5300余张。

4月9日,国内首口2500米超长水平段煤岩气水平井在长庆油田顺利完钻,刷新了我国陆上煤岩气超长水平段、水平段一趟钻和最长裸眼段3项纪录。

5月20日,长庆油田首台5兆瓦大型风力发电机成功投运,截至目前累计发电量195.15万千瓦时。预计年发电量将达到1300万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10325吨,年节约电费650万元。

截至7月2日,长庆储气库今年累计注气量突破10亿立方米,超半年计划10%,较去年同期多注气0.56亿立方米,将为均衡气田生产、提升保供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7月6日,苏里格气田第3口“氢代油”井完钻,实现钻井全过程、全要素氢能100%全替代,标志着由长庆油田主导的国内首个“氢代油”绿色钻井示范工程顺利收官。

截至7月13日,长庆油田在宁夏地区建设的首个CCUS项目,历年累计注入二氧化碳达到30.75万吨,相当于减排标煤12.6万吨,植树1505万棵。

上半年,长庆油田累计节电4787万千瓦时、节能2.27万吨标煤、实现节水17.97万立方米。

(王炜 整理)

相关新闻
  • 写在奋力落实人才强企战略举措“再造兰州石化、再创企业辉煌”之时

    九曲黄河奔腾不息,在兰州西郊蜿蜒向东,滋养着兰州石化,孕育出我国石油化工工业109项“历史第一”,铸就了“出产品、出技术、出人才、出经验”的“四出”精神丰碑……

  • 吉林油田高质量发展综述

    7月的吉林油田大地,光伏板逐日,大风车舞风,CCUS管道一脉千里,正以气管线、采油树做“底”,绘就查干湖畔“新”风景。

  • 东北销售交出2025年高质量发展“期中卷”

    2025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东北销售公司在集团公司及销售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在总部各部门、上下游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下,锚定保障全产业链整体价值最大化目标,深入推进“四大攻坚工程”,交货计划、配置计划兑现率均达到100%,航煤销量同比增幅达8%,助力产销企业创效数亿元;亏损治理实现新突破,全员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在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的新征程上展现了大区公司价值,书写了一份亮点纷呈、成色十足的“期中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