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套盆地深层的艰难突破,到保定凹陷浅层的增储扩能;从油气当量连续第五年持续增长,到全国最大中浅层煤层气田累产超200亿立方米……
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的背后,是华北油田锚定高质量发展坐标,通过战略引领定方向、资源保供强根基、低碳转型拓路径、改革创新增活力,系统性走出的“华北路径”。
今年年初以来,站在原油产量时隔33年再上“500万吨”、挺进“千万吨当量综合能源公司”的重要关口,华北油田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工作部署,努力在东部老油田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破解油田发展瓶颈、探索转型发展路径的实践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为东部老油田转型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

战略引领定向导航——以系统谋划锚定高质量发展坐标
战略问题是根本性问题。华北油田始终将战略引领摆在首位,既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发展实际,又主动融入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全局,一体推进战略研判、战略谋划、战略执行,集智聚力开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新局面。
对标世界一流坚定战略方向。华北油田全面对标集团公司党组“三个梯队”、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业务三梯队、企业两层次”等部署要求,以“建设千万吨当量综合能源公司、打造世界一流现代化能源企业”战略目标为引领,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持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聚焦能源供给高质量、发展动力高质量、管理运营高质量、企业治理高质量、队伍成长高质量、党的建设高质量,今年系统安排“强化能源高效供给、绿色转型,强化公司治理体系完善,强化新质生产力培育,强化安全环保质量健康管理,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任务举措。在这一战略方向指引下,华北油田上半年油、气、新能源产量全部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战略目标转化为可量化、可衡量的有形成果。
坚持工程思维强化战略支撑。如何让蓝图照进现实?华北油田围绕“世界一流”破题攻关,从“世界一流”务虚研讨会凝聚的共识出发,将战略构想转化为清晰方案;以连续多年深耕的“十大重点工程”为引擎,采用专班跟进、挂图作战的闭环管理机制,逐步实施、持续深化,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推进“世界一流”创建的每一项举措落地见效。2025年,“十大重点工程”全面发力,截至上半年,油田“压舱石”工程产量超线运行,风光发电业务上半年累计发电超6000万千瓦时,地热业务已建成供暖能力近600万平方米。
夯实基层基础促进战略执行。宏大规划始终要靠基层队伍来实现。华北油田将抓基层、打基础作为保障战略落地的关键,接续实施加强“三基”工作三年行动和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以常态化对标提升校准方向,阶梯式打造标杆站队,分层级组织安全矩阵式培训,持续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不断增强员工的内生动力和队伍的成长性,全方位保障战略执行到位。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持续提升”的执行理念为引领,在油田上下培育深植“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让“严细实”工作作风融入每个环节——如今,战略目标已转化为每个岗位的具体行动,共同托举着华北油田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稳步前行。

资源保供强基固本——以高效勘探开发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必须立足资源战略。
华北油田将“供给高效”放在创建“世界一流”工作的首位,切实强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特别是坚持把原油业务作为产业发展“基本盘”,坚持高效勘探、效益开发,以储量有效动用和单井效益提升为重心,推动原油业务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实现质效双升。
大幅提升资源掌控能力。在实现SEC储量替换率连续4年大于1的基础上,华北油田进一步加大勘探力度,集中勘探河套盆地临河坳陷中北部和冀中西部斜坡中浅层效益储量区,精细勘探冀中、二连老区,拓展增储空间。今年年初以来,科研人员在河套盆地扎格、光明等构造带,持续深化深层超深层领域成储、成藏及多类型目标研究,发现增储新阵地,夯实储量升级基础。与此同时,科研人员持续深化研究,实现了保定凹陷有序勘探和资源良性循环。“一深一浅”的持续性突破,保持储量持续高效增长的主动态势,为创建世界一流现代化能源企业提供了优质资源保障。
持续推动原油产量稳定增长。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能源企业的过程,必将是一个不断突破极限、向更高采收率目标迈进的过程。华北油田树牢经营油藏理念,坚持深耕老区、发展新区、做精水驱、开拓提采,构建良性开发秩序,进一步夯实原油上产基础。扎实推进效益建产工程,巴彦油田锚定“打造世界级开发水平名片”,三次蝉联中国石油108家采油厂综合对标排名榜首。有序推进老油田综合治理工程,重点抓好10个区块油藏描述、强化注水专项治理、“1+4”老油田“压舱石”工程,为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稳步推进采收率再提高工程,通过“二三结合”化学驱等开发试验项目,上半年133个井组阶段产油近14万吨。通过扎实推动原油产量稳增长系列举措,油田递减率、采收率等开发指标保持稳中向好。
深入推进油气和新能源融合开发。创新油田非稳态开发理论,开展短周期非稳态开发机理研究与试验,针对不同油藏制定非稳态开发技术政策,攻关形成变流量注水、变参数采油、变负荷集输等变工况生产与新能源供能协同运行技术,扩大哈34断块试验成效,努力实现从开发理论到开发体系的整体性创新,打造新能源和油田开发耦合非稳态开发名片,带动油田开发方式和生产系统整体变革。

低碳转型拓宽路径——以绿色创新丰富高质量发展内涵
在“双碳”战略下,绿色转型是油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华北油田深刻认识到,传统能源企业的现代化转型不仅要守住“能源保供”的基本盘,更要打好“绿色发展”的主动仗。这既是响应“双碳”战略的时代要求,也是油田破解资源依赖、培育新增长点的必由之路。
天然气业务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华北油田坚持“无气不大、无气不富”,依托山西沁水盆地、储气库群及冀中潜山气藏三大阵地,通过技术创新、产能扩容与智能化升级,在资源保供、调峰应急、绿色转型中展现国企担当。今年上半年,煤层气业务聚焦基础性研究攻关,迭代升级增产技术,在2023年年产气量首次突破20亿立方米的基础上,目前日产气量超740万立方米,持续保持全国最大中浅层煤层气田的优势。储气库业务同步推进老库挖潜与新库建设,全国埋藏最深、压力等级最高的华北油田储气库群去冬今春日最高调峰能力达3000万立方米,中国石油唯一的盐穴储气库——叶县储气库建设直面“卡脖子”难题,成为国内首家全过程使用氮气阻溶工艺的盐穴储气库。常规天然气业务持续深化气藏富集规律研究,进一步证实杨税务潜山可观的产能基础。
新能源业务实现量效双升。在率先建成国内首台(套)兆瓦级压差发电、首个百万平方米级多热源耦合供暖示范项目基础上,华北油田的地热利用、融合发展、风光发电等多领域齐头并进,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新能源当量超42万吨标煤。其中,集团公司首个油气与新能源融合新型电力系统项目启动,打造“光伏+储能+伴生气+余热”可并可离微网、油气与新能源耦合负荷柔性化、“源网荷储”一体化油田新型电力系统三个示范场景。华北油田规模最大的集中式风电项目——任丘15万千瓦风电项目按下建设“快进键”,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3.2亿千瓦时。
节能降碳提速绿色发展。华北油田将节能与清洁替代有机融合,实施“深度节能”工程,进一步优化用能结构和用能方式,在油气生产领域,推进四大生产系统节能降耗。今年上半年,通过节电、节油、节气和清洁电力替代,华北油田节约费用4700余万元。其中,油气商品量综合能耗较去年同期下降0.8%,清洁能源利用占比由14.4%上升至17.4%,实现“能源消费总量”和“油气商品量单耗”有效控制。

改革创新释放活力——以破壁攻坚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
高质量发展需以改革创新为引擎。华北油田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关键一招。
管理提升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聚焦价值创造,深入落实“四精”理念,全员全方位做好控投提效、降本增效、挖潜创效、扭亏见效等工作,油田经营效益同比保持稳定增长。深入推进基层治理改革,着力抓好“三基”工作三年行动,完成5类关键业务“两册”标杆建设并优化提升,为基层治理效能提升注入活力。优化精简组织结构,以“油公司”模式建设、业务归核化为重点持续深化改革,以巴彦为代表的新型采油管理区建设成效显著。深化市场运行体系改革,进一步优化市场化营销机制,持续完善考核激励约束机制与经营管控模式,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行相关经验在集团公司交流推广。
科技赋能夯实高质量发展强基础。华北油田持续开展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依托重点科研项目,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多专业协同的联合攻关模式,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制度藩篱”。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依托国家级CCUS创新联合体,建立全流程技术管理规范,巴彦油田CCUS先导试验项目累计注入二氧化碳超7万吨,创国内液态二氧化碳注入井最深纪录。稳步推进8个“揭榜挂帅”项目,着力打造一批行业领先原创成果,为增储上产提供科技支撑。积极参与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研究,在深层油气成藏机制、冀中页岩油富集机理等前沿领域持续突破,牢牢掌握创新发展主动权。

数智转型锻造高质量发展硬内核。加快推进传统油气产业改造升级,全力打造智能化协同场景,优选巴彦兴华1、肃宁大王庄等4个示范应用场景开展建设并取得阶段性进展。全力攻坚信息化补强重点工程,完成数据治理等任务并上线运行,首月月结收官,奠定数字化转型根基。启动数据治理工程,推进老数据治理与新数据规范,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电子资料数据提取工具进入实验性阶段。强化工业视频数据拓展应用,视频数据日均在线率从最初的54%提升至99.8%,位列集团公司年度考核首位,为工业视频数据管理提供了“华北方案”。
实干启新程,聚力再出发。站在新的发展坐标上,华北油田将始终以战略规划为指引,把资源保供的根基筑得更牢,让低碳转型的路径拓得更宽,使改革创新的动能蓄得更足,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脚步更加铿锵,在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能源企业的征程上续写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