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傅,这路能走吗?”7月27日晚上11时,笔者拿着手电筒,照着眼前被暴雨冲开的山路,向身旁的王继珉问道。脚下根本称不上路,更像是被翻搅过的烂泥滩,混杂着折断的枝杈、裸露的树根,还有大片被洪水冲垮后留下的滑塌体。
王继珉是长庆油田采油八厂吴定生产运维中心巡检维护班的老员工。他抹了把额头的汗水,指了指远处山上隐约可见的井架轮廓说:“不能走也得走。咱们克服困难,再有大约800米就到铁6-85井组了,它还等着我们让它‘活’过来呢。”
由于遭遇罕见的强降雨天气,吴定油区多处路段塌方、井站设施受损、供电线路中断,吴定生产运维中心负责管理的井全都停了工。7月27日下午4时,道路一抢通,运维中心的员工们便分头行动,连夜“复活”油井。
“在一线工作十几年了,没见过这么大的雨。”王师傅边走边喘着粗气说,声音在空旷泥泞的沟壑间显得格外清晰,“这路刚刚抢修通,咱们小心点。”
正说着,前面出现一处巨大的塌方,泥土还湿漉漉地往下掉着。王师傅仔细看了看滑坡的边缘,眉头紧锁:“绕吧!安全第一。”说完,他抓住路边裸露的枝条,手脚并用地攀爬上旁边的陡坡。
由于绕路,又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到达铁6-85井组。眼前,几口井的采油树静静地立在那里。因为暴雨和断电,它们已经停工几天了。王师傅卸下工具包,先是快速地巡视井口周围,重点检查流程管线有没有被冲坏变形或者松脱的地方。随后,他弯下腰,仔细查看法兰连接处、阀门和关键接头,确认无明显结构损伤和渗漏迹象。一切检查完毕,他快步走到油井旁边一个半人高的控制柜前,解除闭锁装置,按下启井按钮。嗡的一声,沉闷而有力的轰鸣瞬间穿透了雨后的沉寂。
“好了,这个井组‘活’了!”王师傅的声音里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轻快。他直起身,长长吁了一口气。“走!”他招呼着,“还有好几个井组等着呢。今晚咱得让它们都‘活’过来。”说罢,他便再次踏入那条仿佛没有尽头的泥泞路,朝着下一个目标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