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从中国海油南海东部油田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大型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凯瑞鸥”,装载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物资从深圳陆地起降点起飞,经过58分钟的跨海域飞行,降落在距离海岸线150公里的惠州19-3平台,成功完成了运输任务,实现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这一突破不仅创新了远海物资补给模式,更标志着我国在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中迈出关键一步。
eVTOL俗称“空中汽车”,是低空经济的新兴领域。长期以来,中国海油在我国南部海域的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主要依赖船运,单程耗时长,难以满足紧急物资调度与应急保障需求。紧急物资和人员则由直升机运送,单次飞行成本较高。此次试飞将创新的航空技术、成熟的运营经验与真实的海上作业需求深度融合,形成“研制+运营+场景”低空应用落地闭环,实现了海陆长距离低空紧急物资运送、海上设施巡线等场景的新突破,展现了低空经济技术赋能传统能源产业的巨大潜力。
试飞中,面对高盐雾、高湿度、强阵风的环境特点和海上平台有限的起降空间,“凯瑞鸥”顺利完成了包括垂直起降、悬停、远距离跨海飞行等关键测试科目,充分验证了大型eVTOL在海洋石油工业作业场景下的技术可行性和运行可靠性。
在通航保障方面,中国海油联合中信海直统筹全域协同与全流程护航,在起降点选定、航线规划等方面做了精心准备,并充分依托数智化塔台,以成熟体系保障飞行顺利推进。
据悉,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以及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技术逐渐走向成熟,eVTOL有望成为海上平台人员高效倒班、紧急医疗救援、高价值零部件及物资快速按需运输的创新解决方案,大幅提升海上油气平台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