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千层饼”穿针世界级难题,在微米级岩芯里“榨”出万亿立方米蓝金,西南油气田天府气田致密气日产气量跃上1500万立方米新高,较年初增长30%——
7月28日,西南油气田天府气田又一致密气平台一次性投运成功,为成都世界运动会新增气源保障。截至7月底,公司天府气田致密气日产气量突破1500万立方米,较年初增长30%,成为西南油气田高质量上产500亿立方米的又一主阵地。
四川盆地嘉陵江右岸,龙门山前陆盆地广袤,堆覆着中国最厚的盆地陆相沉积,最深处逾5000米。但早期中浅层陆相油气勘探却常常陷入“有气无压、有藏无田”的窘境。复杂构造运动背景导致气藏整体致密,渗透率为0.1毫达西,孔隙度在10%以下,盆地致密气藏占比高达90%以上。举目皆是“差等生”,“先天禀赋”不足,制约着川渝地区千亿方大气区建设,制约着国家战略腹地能源安全。人们不禁要问,陆相致密气勘探开发,路在何方?
困难孕育机遇,西南油气田坚持致密气勘探中的哲学思维,坚持以理论突破指导实践。新世纪以来,西南油气田以风险勘探创新突围,打出了一场陆相致密气攻坚翻身战。
科研解“密”
砂岩缝中抠蓝金
半世纪求索“扬眉吐气”
中坝气田是中国第一个致密砂岩气田。从1973年至今,开采已超过52年。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的发现,拉开盆地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序幕。
西南油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开发历经3个阶段。从寻找构造圈闭到岩性圈闭,先后发现广安、合川、安岳等多个须家河组有水气藏,但始终未能叩开规模勘探开发的厚重铁门。
致密不代表贫瘠。四川盆地陆相沉积巨厚,大面积分布,具备烃源条件优、通源断裂发育等有利条件。科研团队坚持在矛盾中认识,在普遍中寻找特殊,以“前陆盆地动力学”与“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双核驱动,构建“多源供烃、微相控储、源储一体”三维储集模型,提出“断砂输导、多元控藏、储缝控产”富集规律,须家河组优质储层发育、大面积含气特征逐步明朗。
2005年,股份公司启动风险勘探机制,在前陆盆地、岩性气藏理论引领下,6口风险井均获工业气流。
该公司以全油气系统成藏理论指导实践,形成河道砂微相构型、致密储层测井评价、多期叠置窄河道砂体精细雕刻等关键突破,同时在环川西生烃中心周缘立体攻坚,实现口口见气。
沙溪庙组9套富气层、3个千亿级储量区展现真容。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与侏罗系沙溪庙组规模庞大的致密砂岩气藏群相继被发现,犹如双龙腾渊,三级地质储量突破万亿立方米。
精准揭“密”
“千层饼”里穿针人
一场微米级的能源突围
技术措施总在继承与扬弃中推陈出新。须家河组普遍产水,递减快,储量动用率低,“如同吸满水的海绵,被压成坚硬的磨刀石”。必须解除“水锁”,才能在复杂的地质迷宫中“榨”出天然气。
低产不代表难产,量的积累终将带来质的突破。在认识技术迭代加持下,低产也会变高产。西南油气田公司气田开发管理部主任刘勇表示,如同当年的页岩气突破,只要技术持续更新,致密气田完全可能从“边际气田”变成“主力气田”。
“十三五”末期,西南油气田创新提出陆相致密气“有序分布、差异富集、立体成藏”的核心认识,推行“四个一体化”管理模式,实施“1年攻关突破、2年锁定目标、3年探明规模”三步走战略。
如果将毗邻的川中高磨海相气藏比喻成面包,天府致密气田就好比一张薄薄的“千层饼”。23期河道,有的含气,有的不含气,最薄储层不足10米,含气性差异极大。要在地下数千米精准识别,让钻头精准导向,在像迷宫一样的薄层中穿针引线,需要尖端技术才能揭开地层“封印”,打赢致密渗流通道争夺战。
科研团队发扬敢于斗争精神,以科技专项突破“卡脖子”工程,持续攻关地球物理、工程改造等主体技术,不断从微米级岩芯里榨取能量,科技之光穿透地层,让难采资源变成战略接替区。2019年,秋林区块3口高产井的开发相继告捷。2021年,简阳区块一体化联合攻关再传捷报。
按照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设计和实施思路,通过连续性前期评价和先导性试验,以实践指导理论,逐步形成地球物理、气藏描述、工程配套、开发优化和致密气地面工艺5项标准化技术体系。创新河道砂岩水平井缝控理念,建立控液提砂压裂工艺,实现压裂增产,改造效果提升1.4倍。
高效采“密”
破解气藏密码
从单井高产到整体高效
品位低不代表效益低。增产增效,总与因地制宜结伴而行。在实践中推动管理质变,创新构建“多专业融合+全链条协同”管理模式,打破专业壁垒,统筹推进“勘探-开发、地质-工程、技术-经济、科研-生产”四个一体化,进行全过程运行管理和全方位技术攻关,形成优快钻井技术及多缝压裂技术,钻井周期缩短超50%。
“一井一案”“一段一策”差异化方案和工艺设计,将“差等生”培养成“优等生”,将“优等生”培养成“尖子生”。探索“高产井模式”,培育65口无阻流量超百万立方米高产气井,钻试成本下降20%以上;形成窄河道常压—超低压气藏动态分析预测与优化开发技术,80%的气井实现2年以上稳产,让致密气井既“产得出”,更“稳得久”。
从找寻“甜点”到培育“甜圈”,提升致密区块整体效益。通过三维地震落实砂体总面积超6万平方千米,储层及含气性预测符合率超90%。四大致密气上产区方兴未艾,2024年日产气突破1300万立方米,源源不断地为川渝地区上万个家庭输送着绿色动能,书写了科技赋能、变“密”为宝的能源新篇。
今年以来,随着魏探1井、鹤探1井等百万级气龙再现,四川盆地陆相致密气勘探已打开全新战略空间,展现出致密气“满盆含气、叠置成藏”的壮阔图景。未来,西南油气田公司将锚定“万亿立方米增储、百亿立方米建产”战略目标,在海陆并举、常非协同的清洁能源版图中不断开疆拓土。(特约记者 刘永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