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刘莉莉 通讯员 袁小芳)今年年初以来,大庆石化公司以“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为原则,科学调整炼油区物料流向,优化自产重质乙烯原料生产,实现炼油区装置高效运行。1至7月,乙烯综合收率同比提高0.12%,双烯综合收率同比提高0.13%,炼化一体化布局增效显著。
系统优化结构,提升原料品质。面对成品油调和与乙烯原料供应的双重挑战,大庆石化统筹平衡上下游生产需求,全面梳理炼油区各馏分物料的性质与流向,确定优化利用方案。创新应用精细原料评价方法进行精准识别,把加氢尾油、6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常二线馏分作为优质乙烯料,采取压减劣质原料量、增产加氢尾油至每日1200吨等措施,逐步降低高芳烃的组分比例,提升优质裂解料占比,从源头提升乙烯原料的经济性。
分步平稳切换,保障柴油生产。自5月7日起,大庆石化逐步将6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减一线的原料量,分三阶段从每日1200吨压减至500吨,同时补充6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常二线乙烯原料缺口。设置1周观察期,严密监控柴油脱硫、柴油精制装置的运行参数、原料性质及柴油硫含量、十六烷值等关键调和指标,以确保柴油产品合格率始终保持100%。1至7月,柴油同比增产2.65万吨,实现了炼油与化工生产协同推进。
效益全面提升,实现一体共赢。大庆石化坚持“分子炼油”理念,充分挖掘现有装置潜力,实现不同馏分资源物尽其用。E1、E2装置乙烯综合收率同比增加0.24%,E3装置裂解炉平均运行周期提升8.2%,在清焦频次下降的同时,产汽效率提高12%,为炼化一体化高效运行探索了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