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尼尔油田现场营地内,员工们经常能看到一个个子不高、走路风风火火的身影。在他那沧桑黝黑的脸庞上,岁月和风霜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始终透露着坚毅和执着。他就是乍得公司采油厂厂长耿捷。
“2009年,从苏丹项目调到乍得项目担任地面工程总监的时候,正是乍得罗尼尔油田100万吨/年一体化产能建设项目地面工程和生活营地建设初期。那是我在海外工作的第4个年头……”耿捷回忆道。
罗尼尔油田的建设现场曾是一片未被开发的原始土地。在非洲酷热的天气中工作,耿捷和同事们不得不“全副武装”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以防蚊虫叮咬和烈日暴晒。每次在茂密的草丛中行走,他们总要手持棍棒,边走边打,防止并驱赶突然出现的危险。
为确保工期,那段时间,耿捷白天紧锣密鼓地与各施工单位沟通协调,夜晚在办公室里仔细研究油田的工艺流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与水平。
在异国他乡工作,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但耿捷从未退缩过。车辆无法通行,他就徒步前进;人手少、任务重,他就加班加点……在他的带领下,团队仅用45天就完成了油田地面工程和生活营地建设管线征地及坐标点的确认和复查工作。
经过20个月的艰苦奋战,2011年,罗尼尔油田100万吨/年一体化产能建设项目正式投产。时任乍得总统题词:“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亦是能源独立的开端。我向中国石油和乍中工程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乍中合作令承诺变为现实。”耿捷和同事们相继于2014年、2019年,完成了乍得2.1期、乍得2.2期建设,累计建成600万吨/年原油生产能力,使乍得公司成为乍得最大的石油生产商。
由于顾不上家,耿捷对家人总是心怀愧疚。19年前,耿捷去苏丹工作时,妻子怀孕5个月;等再次回国出现在家门口的时候,迎接他的是襁褓中已经出生15天的女儿。从女儿牙牙学语到成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耿捷陪伴女儿的日子屈指可数。新冠肺炎疫情3年间,耿捷每年都在一线连续坚守250天以上。虽然错过了许多与家人共度的时光,但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默默地把对妻子的思念、对父母和女儿的歉意转化为工作动力。
有了克服困难的坚强后盾,耿捷在工作上更加努力。耿捷牢固树立“安全是最大的效益”理念,制定《PTW办理程序》《CPF卸油台管理办法》等规定,在全厂执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形成“人人关注安全,安全责任众人挑”的局面。耿捷和同事通过反复摸索完善,在采油厂核心处理单元和中枢CPF,形成了工艺“简易化、环保化、一体化、智能化、国产化”和管理“简约化、专业化、当地化”的策略,确保采油厂连续14年安全平稳环保运行。乍得公司也因此荣获乍得环境部颁发的“环境保护卓越贡献”证书。截至目前,乍得公司采油厂已连续5年超额完成原油生产任务,先后荣获集团公司“一带一路”10周年、“走出去”30周年先进集体等荣誉。耿捷个人也先后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中国石油海外十大杰出员工和集团公司“一带一路”10周年、“走出去”30周年优秀员工等荣誉。
从满头乌发的小伙子到两鬓斑白的中年人,耿捷见证了乍得公司产量从100万吨到500多万吨的跨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热爱石油事业、奉献石油事业的深刻内涵。(乍得公司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