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正纵横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在线联系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

电话:010-63307508

邮箱:jzzh@jzoilgas.com

扫一扫关注“金正能源”公众号
我要咨询

请填写以下需求,我们将为您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

申请试用

请填写以下表单,我们将尽快为您提供试用服务

如果您想登录平台,进行为期14天的全功能试用,请您填写左侧表格内容并提交至邮箱, 我们将在2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并告知您登陆账户及密码,如有需要, 我们可安排人员去您工作单位进行线下培训交流。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

电话:010-63307508

邮箱:jzzh@jzoilgas.com

扫一扫关注“金正能源”公众号

8月17日,在吉林油田川南流转区块的自205H76井场,智能传感器正以每秒5次的频率,采集着井口压力、温度和流量数据。这些数据通过高速数字链路实时传输至3000公里外的吉林油田数智指挥中心,任何细微的参数波动都会触发智能预警。

自2021年9月川南分公司在自贡挂牌成立以来,吉林油田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页岩气开发装上“数字神经”,画出了页岩气开发的成本效益曲线。

预埋智能基因

建设初期,摆在建设者面前的不是改造老旧设施,而是在一片“空白区”上绘制智能气田蓝图。吉林油田在此确立“勘探开发数字化、生产运行智能化、经营管理平台化”目标,将数智化基因融入每一个建设环节:首批12口开发井在设计阶段就预埋光纤传感器,自205脱水站从地基施工时就预留5G基站接口,整个矿权区的管网布局同步纳入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所有井站从建设初期就按照‘智能单井、智能场站、智能管线’标准设计。”川南天然气勘探开发分公司负责人介绍。2023年投产的自215平台,6口井的钻压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无线传感器直接上传至EISC平台,实现“钻井即联网、投产即智能”。“现在全区71口井的实时数据都在‘云端’汇聚,就像给气田装了‘千里眼’‘顺风耳’。”数智化建设负责人介绍说。

打造“数据大脑”

在川南数据共享平台的地理信息界面上,2047平方公里矿权区的每口井、每条管道、每个场站都以三维模型精准呈现。点击任意一口井,钻完井数据、压裂曲线、生产动态等一目了然。这是这个公司历时4年打造的“数据大脑”,收录了全部气井的动静态数据,数据入湖率达97.83%,成为智能井站的“神经中枢”。

“传统地质研究靠翻纸质报告,找一个数据得查若干资料,现在我们只要输入参数,秒级生成分析图表。”川南天然气勘探开发分公司副总工程师展示了储层评价模块:系统自动调取相邻5口井的测井数据,结合实时生产动态,10分钟内完成新井位的储量预测,较传统方式效率提升5倍。更重要的是,数据驱动贯穿生产全链条,钻井现场的随钻数据实时传回至EISC平台,AI算法自动识别地层岩性变化,动态调整钻井参数。2024年,川南流转区块平均机械钻速提升22%,复杂工况发生率下降40%;压裂作业时,远程监控系统实时比对设计参数与实际施工曲线,自动预警砂堵风险,单井压裂效率提升15%。

融合驱动增效

智能井站的高效运行,背后是一套“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川南天然气勘探开发分公司与长城工程技术研究院共建EISC智能平台,开发出钻井参数实时监测、压裂远程指挥等十大功能模块,实现地质、工程、生产数据的“云上协同”;联合数智技术公司攻关物联网系统,突破多品牌PLC/DCS系统兼容难题。

在管理创新上,吉林油田构建起“数据驱动决策”机制,九大类34项业务实现“一网通办”,钻井设计、压裂方案等6类技术文件网上审批率达100%。借助数据共享平台,地质、工程、生产部门实现实时协同。2024年,川南流转区块新井部署周期从45天缩短至20天,储层改造方案优化效率提升30%。

相关新闻
  • 东方物探长庆探区推出“连环计”勘探生产提速提效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谭晔 特约记者 张振中 通讯员 安静)9月16日记者从长庆探区了解到,东方物探长庆物探分公司287队突破传统作业模式,实施项目集群管理,“AI监控精准盯防+人工决策灵活应变”,形成智能研判与动态调控的高效协同机制,实现项目无缝衔接,生产效率显著提高,4个月高效完成4个项目。这是长庆探区强化项目管理推进勘探生产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 东方物探强化处理解释技术攻关助力鄂尔多斯盆地增储上产纪略

    9月中旬记者获悉,东方物探研究院长庆分院以技术创新支撑油田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前积、陇东致密气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年初以来,研究院长庆分院紧密围绕长庆油田勘探部署,聚焦页岩油、致密气等重点领域物探支撑工作,持续强化处理解释一体化攻关,6项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向油田公司建议的各类井位储层预测符合率再创新高,为新时期油田公司提供强有力的物探支撑。

  • 吉林油田:“碳”链CCUS发展“联合体”

    【开发背景】 吉林油田已经勘探开发了60余年。为应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难题,油田开展CCUS全产业链技术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