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正纵横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在线联系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

电话:010-63307508

邮箱:jzzh@jzoilgas.com

扫一扫关注“金正能源”公众号
我要咨询

请填写以下需求,我们将为您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

申请试用

请填写以下表单,我们将尽快为您提供试用服务

如果您想登录平台,进行为期14天的全功能试用,请您填写左侧表格内容并提交至邮箱, 我们将在2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并告知您登陆账户及密码,如有需要, 我们可安排人员去您工作单位进行线下培训交流。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

电话:010-63307508

邮箱:jzzh@jzoilgas.com

扫一扫关注“金正能源”公众号

昆仑银行运营服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于2012年落地成都,现有员工93人。多年来,客服中心秉承昆仑银行“专业高效有温度,做客户的金融知己”的服务理念,坚持用服务打造文化、用文化塑造品牌、用品牌创造价值,累计服务客户超2700万人次,满意度达99.94%,荣获“卓越全渠道客服奖”、集团公司模范集体等奖项百余项。

长期以来,昆仑银行运营服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牢记央企的金融职责使命和发展定位,在总行产融结合数字化银行建设的目标引领下,以5000多个日夜不间断陪伴守护万里油脉,以95379“零投诉”彰显责任担当,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做客户之声的传递者

客服中心坚定遵循昆仑银行“服务能源、服务新疆、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发展定位,全力做好产融客户服务。

2023年7月的一个雨夜,一位产融客户登录企业网银时遇到困难,属地客户经理经过多次协助仍无法解决,客户非常焦虑。焦灼时刻,客户经理向客服中心提出协助需求。刚到家的客服专员阮振立即冒着暴雨返回工作岗位,详细询问报错节点与内容,耐心进行操作指引。经过反复尝试,终于帮助客户成功登录。

这次协同合作,展现了昆仑人“初心如磐,金融为民”的价值追求。

做转型开拓的践行者

客服中心积极响应“数智石油”战略举措,以金融匠心开展智能客服系统建设,推动智慧化服务能力跻身行业前沿。

由于缺乏建设经验,智能客服系统建设起步艰难,客服中心不畏困难,组建智能客服系统建设党员突击队。不知多少个日夜,党员突击队在数字化战线上全情投入,最终建成“1+2+6”智能客服系统,构建智能语音机器人训练“ETRC”闭环管理机制,建设投用近500个智能应用场景,服务客户超600万人次,智能分流率超66%,实现行业领先。

在数字化转型中,客服中心用坚守与奉献,书写着“金融石油人”的担当。

做金融安全的守护者

客服中心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守护链,让每一通电话都化为守护群众钱袋子的“安全盾”。

2024年1月,一通紧急求救电话打进95379客服热线。客服专员谭倩雯耳麦里传来客户的啜泣声。原来,客户18万元救命钱被诈骗人员从昆仑银行账户转至涉诈账户,希望能为其挽回损失。

谭倩雯立即安抚客户情绪,为客户办理挂失,保障剩余资金安全。客服中心立即启动反诈应急机制,快速完成关联信息搜集、资金链路追踪、总分支机构联络,成功阻截18万元涉诈资金转出,有效截断了违法犯罪资金流转链条。十几年来,客服中心共处理涉诈防诈事件近2000件,涉及资金7000余万元。

一路走来,从“卓越全渠道客服奖”“中国最佳客户中心”“中国最佳客户联络中心”等行业荣誉,到集团公司青年文明号、集团公司模范集体等奖项,这支金融服务铁军将石油精神刻入灵魂,用铁人式担当擎起服务品牌,让“随时随地,用心相伴”的誓言奏响时代强音,为集团公司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作出应有贡献。(昆仑银行 供稿)

相关新闻
  • 昆仑银行运营服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创造“零投诉”业绩 做客户的金融知己

    昆仑银行运营服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于2012年落地成都,现有员工93人。多年来,客服中心秉承昆仑银行“专业高效有温度,做客户的金融知己”的服务理念,坚持用服务打造文化、用文化塑造品牌、用品牌创造价值,累计服务客户超2700万人次,满意度达99.94%,荣获“卓越全渠道客服奖”、集团公司模范集体等奖项百余项。

  • 大庆钻探1205钻井队:把红旗一直扛下去

    钢铁1205钻井队是铁人王进喜带过的队伍,是铁人精神的发祥地。在72年的发展历程中,该队创下4项世界纪录、16项全国纪录;累计钻井2510口,总进尺达327.72万米,相当于钻透370座珠穆朗玛峰,为祖国石油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 新疆销售罗布泊加油站:在生命禁区铸就大漠丰碑

    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片被称作“死亡之海”的荒漠——罗布泊。这里年均8级以上的大风天气超200天,夏季地表温度可煎熟鸡蛋,冬季寒风如刀割脸。就在这生命禁区里,一座中国石油加油站如同胡杨般扎根23年,以三间彩板房、一个加油棚、三个储油罐为起点,在荒漠深处续写石油人的奋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