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一大早,辽阳石化聚酯装置生产现场机器轰鸣、热气蒸腾,公司新材料(高端材料)高级专家陈颖正在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对涉及的改造升级项目逐条确认要求。七年来,从实验室研发到工程技术转化,再到市场推广应用,以陈颖为代表的辽阳石化人靠着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执着追求,实现了产品多项关键指标连年创优,质量稳步提升。
回望2018年9月27日,那是一个深深镌刻在辽阳石化历史丰碑上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在辽阳石化考察,总书记希望辽阳石化再接再厉,一以贯之,砥砺前行,作为共和国的“种子队”,打出更好的成绩。
七年风雨兼程,七年矢志奋斗。辽阳石化全体干部员工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化为踔厉奋发的强大动力和豪迈实践,聚焦“国之大者”,以“种子队”的担当和拼搏,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奏响了雄浑激昂的壮丽乐章。
强根固魂
党建引领聚磅礴力量
9月28日清晨,辽阳石化油化部控制室内,DCS画面上有数百条曲线和工艺参数在运行中。加氢联合装置区党支部书记张涛在操作台前开始“监盘一小时”。“循环氢脱硫塔的压差在急剧上升,建议立即投用消泡剂。”张涛指着曲线趋势说道。在他的指导下,系统参数逐渐平稳。辽阳石化推动党建与生产紧密融合,让党员成为生产难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有效推动生产提质增效。
辽阳石化公司党委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根本遵循,高标准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断完善理论学习机制,把全体干部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高质量发展。
辽阳石化通过强化思想引领主动融入、持续转变观念有机融合、紧扣业绩目标实现深度结合等途径,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向大局聚焦、向中心发力,创新固化“三三制”“双积分制”,将基层党建工作成效与工作进度、安全生产指标双向挂钩,形成“业绩看指标、作风看实效”的考核体系。辽阳石化炼油部三联合装置区班长刘建林说:“通过推动党小组和生产班组融合共建,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更加灵敏强劲。班组形成了党员争当攻关先锋、勇做作风标杆的良好氛围。”
辽阳石化把党旗插在生产现场,使生产现场成为检验组织力的主战场。在各装置生产区和检修现场,“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红旗机泵”等标识格外醒目。党员们亮明身份、冲锋在前,以“一岗红”引领“一片红”。在党建工作的引领与赋能下,公司连战连捷,拿下一场场“关键战役”:攻克PETG共聚酯原料及全系列产品制备关键技术,建成全球首套1000吨/年超重力硫酸烷基化示范装置……
破题攻坚
深化改革提治理效能
9月28日,辽阳石化炼油部三联合装置区操作工沈哲调节好空冷器百叶窗开关角度,将管线温度、塔压等参数迅速恢复到理想范围,赢得班组员工的点赞。而在三年前,他还只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生产的设备维修工。近年来,公司完善内部市场化用工机制,将后方优秀人才输送至一线,构建纵向发展有序、横向转换顺畅的人才布局。
辽阳石化遵循“四个坚持”兴企方略和“四化”治企准则,坚定不移做强主责主业,在高质量完成88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的同时,明确21个方面45项改革任务。全面实施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成机构改革和“三项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治理架构实现从四级管理向三级管理转变;“大部制”和“扁平化”管理深入实施,人力资源有序控减流动,“双序列”改革迈出关键性步伐。
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强“三基”,辽阳石化全面夯实基础管理,以完善治理的“六大体系”为主线,系统梳理完善制度、流程、管理体系以及检查、考评机制;强化“两册”执行,推进“五型”班组建设,促进管理规范化、精益化,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辽阳石化优化“生聚理用”人才全链条管理,坚定不移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升能降”机制。按照主营业务、辅助业务、研发支持、保障服务四种类型整合相近业务,深化专业技术岗位序列改革,搭建起专业技术人员成长平台,打造高技能人才11级晋升阶梯,实现了富余人员应显尽显。
“双链”融合
创新驱动塑竞争优势
9月16日,辽阳石化3000吨/年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EDH)工业试验装置现场,干部员工往来穿梭在塔林之中,有序推动项目开车工作。作为全球首套运用该工艺的实验装置,该项目能够直接利用乙烷和氧气作为主要原料,在高效催化剂的精准调控下发生乙烷氧化脱氢反应,将乙烷分子转化为高纯度、可直接用于下游化工生产的聚合级乙烯,实现绿色高效生产。
“种子队”就要有种子的爆发力和突破力。辽阳石化将科技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地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双链”融合,深耕“专精特新”,加快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按照“加快实施一批、重点攻关一批、超前储备一批”的原则,集中优势力量在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等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减油增化”转型升级步伐,瞄准“炼化生精材”方向加快布局新材料产业发展,打造发展的第二、第三增长曲线。今年1至8月,公司新材料产品产量突破12万吨,结构转型成效显著。
精准谋划延链、补链、强链。辽阳石化树牢“技术立企”导向,充分发挥联合创新体和联合创新中心作用,整合内外部优势科技资源,组建了10个精锐的科技创新团队,健全“产品经理+客户经理+过程经理”模式,以“高精尖特专”为导向推动高端化、差别化、定制化新产品研发。7年来,公司承担科研项目15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和奖项21项,并先后打造了9个牌号的共聚酯全系列产品,在包装、医疗、3D打印等领域生根发芽,走进千家万户。
深化“数智转型战略”。辽阳石化深入推进信息化补强、数字化赋能、智能化发展“三大工程”,以工业互联网为抓手,系统推进智能制造体系建设,加快以昆仑大模型为核心的“人工智能+”行动。打造生产管控一体化平台,实现对供、产、储、销全流程的集中监控与可视化分析,事件响应和处理指令下发时间缩短至180秒,应急处理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10倍。在装置生产一线,辽阳石化依托5G网络构建起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预测性维护,有效降本增效。公司催化联合装置被评为2024年辽宁省数字化车间。
牢记初心使命,矢志产业报国。踏上新征程,辽阳石化将以“种子队”的昂扬姿态,全力建设行业一流、创新领先、治理卓越的特色炼化企业,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