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桥西区公厕管护中心获悉,从9月底起,该区正式启动公厕太阳能发电板安装工程。辖区内97座具备条件的水冲公厕将陆续“披上”光伏板,利用清洁太阳能实现电力自给,“能耗点”变身“发电站”,开创公共设施节能降耗新模式。
据了解,桥西区现有水冲公厕183座。经桥西区公厕管护中心与投资方结合每个公厕的实际情况研究决定,将对其中97座符合改造条件的公厕进行光伏改造,实现公厕使用自身发电,多余电力并入国家电网。经初步测算,项目全面投运后,每年可节约电费约20万元,使公厕整体能耗成本降低50%,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丰收。桥西区公厕管护中心安保科科长张强介绍,辖区农村公厕占比达到40%,这些公厕通常空间开阔、日照条件好,为大规模安装太阳能发电板提供了理想场地。整个安装工程预计将持续2至3个月。
安装光伏设施是桥西区探索公共厕所可持续发展“组合拳”的一部分。今年以来,该区不断创新公共服务运营模式,多元探索“以商养厕”实施路径。例如,已率先在展览馆、八角台的2座公厕试点引入智能无人零售设备,为市民提供便利。下一步,还将根据人流量分布,逐步在大境门、人民公园、新华街口等地的公厕推广该服务,通过拓展便民商业场景,反哺公厕的管护与运营,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