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网消息(特约记者 吴晓 通讯员 刘勇 谭军)9月30日,记者从长城钻探公司西部钻井分公司获悉,随着榆37-3ZH5井光纤信号回传正常,标志着该公司“储气库管外永置式光纤完井”技术首次现场试验圆满成功。
“该井完钻井深4223米,水平段1000米,管柱自重加摩阻超过30吨,光纤在长水平段中极易被拉断或磨穿,必须一次性破解超长、超重、易塌、易卡四大难题。”长城钻探西部钻井分公司榆林区域主任工程师谭军说。
难题确认后,该公司与长庆油田采气二厂产建项目组迅速组建联合攻关团队,先后完成三轮桌面推演,最终确定“生产油管下深至井底+水平段筛管+全井段管外永置式光纤”一体化完井方案。为把光纤顺利送至靶位,现场明确“多螺旋扶正器通井+套管刮管器刮管”的完井施工步骤,形成“地质工程一体化、施工监测一体化、现场决策一体化”的技术路线,为现场试验奠定方案与技术基础。
为确保完井管柱作业严格按照既定方案实施,长城钻探西部钻井分公司牵头现场各作业服务方共同成立完井作业运行保障指挥组。作为指挥组组长单位,该公司及时解决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人员、设备、材料等方面的衔接问题,确保完井施工安全、有序、高效推进。施工作业中,严格落实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将施工措施细化到每一趟通井、每一个工具连接和每一秒井口作业。
在通井后打水平段封闭浆并开展防粘试验,充分降低管柱在水平段的摩擦阻力。井队现场操作人员时刻与光纤监测人员统一协作,对上部油管每根都进行气密封试验。并在水平段每根筛管接箍处安装光缆扶正保护器,确保光缆紧贴管壁,不被井壁摩擦。最终,在现场工程技术团队60多个小时的连续作业下,光纤一次穿越封隔器、扶正器、筛管等井下附件,信号全程零衰减、零中断,成功抵达4223米设计位置。
“过去,井下注采剖面的压力监测靠电池式传感器,需要定期起管更换电池;现在,光纤一次下入,相当于给储气库植入‘永久神经网’,该技术为打造自感知、自诊断、自优化的智慧储气库提供了‘长城方案’。”长城钻探西部钻井分公司二级工程师朱春光介绍。










- 联合石油天然气公司签署牙买加调查船舶谅解备忘录:第四季度计划步入正轨
- 埃尼寻求西西里岛生物精炼厂和回收工厂的批准
- Aramco completes acquisition of additional stake in Petro Rabigh
- Indonesia's Pertamina modifies two refineries to convert cooking oil into fuel
- Taiwan and India were top destinations for Russian naphtha in August
- 【国企招聘合集】国电投、长峡电能、浙江省新能源等正在招聘
- 总投资超3亿元!电投能源投建6.385万千瓦风电项目
- 中车德令哈30万千瓦风电项目成功并网!
- 申能托里135万千瓦风电项目首台机组吊装!
- 135份协议!晶科、隆基、晶澳、天合、通威、正泰、阳光电源、中信博的重要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