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一列满载42组高压储气瓶的货车从河北石家庄驶出,直奔位于陕西榆林的上古天然气二期工程现场。车灯如剑,划破夜幕,也划开了长庆油田物资供应处员工紧锁的眉头。
时间倒转。8月15日,急促的电话铃声在长庆油田物资供应处咸阳供应站响起。“上古二期工程进入冲刺阶段,一批关键的法兰物资若不能及时到位,将直接影响投产。”催交员张喜生立刻联系供应商、监造方,“这批法兰不是普通物资,是项目的‘生命线’,必须拿出最高效率、最严标准。”
接下来的8天时间里,车间成了主战场。从原材料切割到热处理,从精密加工到无损检测,生产法兰所需的12道关键工序,张喜生与同事周宏斌每天至少跟进3次,并在笔记本上记录进度。
最紧张的考验出现在8月25日,在最后一批98片法兰中,部分尺寸精度未达标。催交员与供应商生产部、技术部连夜逐条核对参数,制定返工方案。
那一夜,车间的灯光亮如白昼,他们守在设备旁,目光紧盯每一个加工环节,直到所有法兰经过重新检验并合格。
8月26日晚9时,当最后一件法兰被稳稳吊装上车时,供应商负责人紧紧握住两位催交员的手感慨道:“你们这股‘钉钉子’的劲儿,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此时,张喜生和周宏斌的衣服,早已被汗水反复浸透。
闻声而动,日夜坚守。这场与时间较量的“物资攻坚战”,不仅保障了上古二期工程关键物资的及时到位,更在争分夺秒之间诠释了石油人的坚韧与担当。








